如今,市场上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智能戒指,苹果和三星正准备在这个市场大显身手。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EEworld就有工程师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作为开发者揭露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 (原帖地址:)
欣欣|原帖作者
付斌|编辑
电子工程世界(ID:EEworldbbs)|出品
智能手表,增量有限?
2015年12月底,我进入了职场的第三家公司,一直工作到2018年6月。这是一家做智能穿戴产品的公司。
我们公司老板基本上想尝试市场上出现过的所有产品形态,并尝试推出,包括我们很少见到的智能鞋垫、智能腰带等产品。
比较正常的、已经小批量试产的产品仍然是三种主要形式:手链、手表、戒指(戒指)。
众所周知,手环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形式,出货量也最大。它们相对便宜并且适合所有年龄段。
手表主要受益于传统腕表,拥有更加成熟的市场,但真正佩戴智能手表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因此,按照这个市场趋势来看,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虽然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功能丰富的智能手表,但从这些大厂商的反应来看,他们都意识到智能手表需要有更加“传统的外观”。换句话说,应该更符合本身喜欢手表的人的认知。
说实话,智能穿戴领域近年来非常火爆,但主要推动者是我们“理工男”,而不是手表、珠宝等传统领域的人。因此,无论从美观还是功能定位来看,它都显得非常“直”,让人非常无语。
当时我就觉得,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卡西欧就生产出了很多非常经典、功能极其强大的电子表。它们在电池寿命和功能方面融合得非常好,确实发人深省。我戴了手表,但当时还没有智能手表的概念。
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叫嚣跨界的混蛋拥有了最新的技术进步,但他们还没有做到前人所做的事情,恐怕绝大多数产品设计师和定义者对此一无所知。
智能戒指,或者说智能戒指的市场,在2020年左右基本是空的。当时,除了超控之外,国内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品牌在持续出货。回到现在,全世界都在努力推广智能戒指,甚至据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
戒指可能是最好的产品形态
我从来不希望可穿戴产品采取手机佩戴在身上的形式。
很多年前,当我刚做可穿戴设备的时候,我买了一个60块钱的山寨产品,基本上都是用塑料外壳包裹的。
一块手表大小的Arm Linux开发板,屏幕大约2到3英寸,让我可以连接到我最熟悉的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
你能想象在不到3英寸的小屏幕上,我正在寻找一个与我的电脑上的比例完全相同的窗口吗?它太小了,我会不小心点击右上角的“X”来关闭它吗?
从那时起,我一直对是否必须在小手腕甚至指尖上添加液晶显示屏深感怀疑。
虽然后来我从GT2体验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我仍然认为在智能手表上实现微信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我不打算因为它而扔掉我的手机,就像现在智能手机可以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一样,但我不打算因为它而扔掉我的电脑,而不是因为功能不强大足够了,但是因为形式。
如何定义可穿戴设备?它更类似于瑞士军刀,因为它便于携带且易于使用,因此很有用,但仅此而已。所以对比手链、手表、戒指,哪个纯粹为了“方便”而更加实用。夸张一点,直接植入皮肤是最方便的,但这又是另外一条路了。
手镯、手表和戒指往往需要人们主动戴上或摘下。从这一点来看,戒指的移动性更强,对人造成的阻碍也更小。如果它们达到更高的 IP 级别,则可以在洗澡或睡觉时佩戴。可以穿。从珠宝首饰的角度来看,手链和戒指是两种产品形式,而戒指也更受欢迎。
智能戒指市场为何如此冷淡?
三个原因:
首先,戒指是一种不如手表受欢迎的产品。想一想,除了婚礼和年轻人饰品这个小众市场,你还会在哪些场合佩戴戒指呢?
而且,戒指其实是一个入门门槛非常高的东西。它们通常由纯金制成或镶嵌钻石。
其次,它的大小限制了它。
事实上,从我两年多的智能穿戴开发经历中我已经意识到,智能穿戴产品受到尺寸和形态的限制。在电池容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的难度大大增加。同时,也推动了相应的技术和市场进步。
也可以说,无论智能穿戴设备的热潮是否是一时的热潮,它之所以在2015年左右出现并持续推到现在,是因为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使得它得以实现。看似不错的想法。
第三,到什么程度才叫智能?
目前从技术上来说,电池和芯片封装不存在问题。在电池的严格约束下,智能戒指的功能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只是一个闪烁功能,那就不够“智能”,也不需要连接手机。
另外,戒指的首要功能是装饰。在此基础上,集装饰性和功能性为一体的应用恐怕已经所剩无几了。目前,环类产品仅用于身份认证和数据存储,并不是智能产品。可穿戴类别。
为了增强其能量,很多人也在探索让智能戒指收集能量。例如,外环旋转来发电。环分为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扣在一起形成整个环。内环紧挨着手指,然后拨动外环,旋转即可发电。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外圈上不能镶嵌宝石等珠宝。当然,外圈最好有一些突起,以便于转动,这样既可以发电,又可以减压。
正因为如此,其实在手环、手表、戒指这三种产品中,智能戒指的开发难度是最高的。
同时,这也会导致它是最昂贵的,因为它需要更小的封装,而且大多数时候内部都要使用更昂贵的柔性PCBA。
今年智能戒指会爆发吗?
事实上,智能戒指市场目前正在升温。
数据显示,2022年智能戒指出货量为1720万只,2023年达到1890万只,2028年底将突破5000万只,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9%。
随着Oura Ring 3的热销,市场上的追随者越来越多。
大浦环被誉为“智能戒指第一品牌”,在细分市场深耕多年。其第一代产品于2015年众筹并推出,至今共推出了3代Oura Ring戒指。英国哈里王子、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尔西等都是它的用户,已经成为代表前卫和精英的潮流。
去年,根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公布的清单,苹果获得了一项智能戒指专利。根据专利描述,它可以作为MacBook、TV、AirPods、Vision Pro、iPhone等设备的输入交互设备。换句话说,苹果希望用智能戒指来连接整个家庭。
Apple Ring可能具有监测身体健康数据的功能。通过内部集成自混合干涉测量(SMI)传感器,可以检测用户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健康数据。
今年年初,在三星Galaxy Unpacked发布会上,三星发布了Galaxy Ring智能戒指。 Galaxy Ring是一款专注于健康的智能戒指。发布会上,该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款很漂亮的戒指,软件和硬件都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我们会做一些准备工作,让Galaxy Ring适合大量用户使用和佩戴。” ”
去年年底,就连印度两大可穿戴设备厂商Noise和boAt也推出了首款智能戒指。
在国内,魅族在两年前发布了专为两款MYVU智能眼镜设计的智能指环,支持手势和触摸操作。
华米还在 CES 2024 期间发布了一款名为 Helio Ring 的新型智能戒指。据称,它是为“最佳运动表现”而设计的,可以了解用户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预计将于今年早春推出。
这个市场持续升温,不少人也猜测苹果会适时“空降”相关产品。随着手机厂商开始进入这个市场,或许能够带动这个市场,而当产品正式推出时,市场就会正式爆发。
· 结尾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