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攻略问答
  • 朱威烈教授:阿拉伯语专家与中东研究权威的学术贡献与荣誉

    朱伟烈

    1941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誉所长,中阿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科委综合部委员、中国中东学会顾问、中阿友好协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顾问。约旦皇家伊斯兰思想学院院士、埃及阿拉伯科学院通讯院士。

    2023年,朱伟烈先生荣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两项重要奖项。

    他是一位精通阿拉伯语的专家,能用标准的阿拉伯语与阿拉伯学者,如穆特纳比、贾希兹、塔哈·侯赛因、阿卡德,甚至纳吉布·布·马哈福兹、优素福等谈论阿拉伯文明和中东局势。伊德里斯.

    他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始终牢记恩师季羡林的“做人四要”——爱国、孝顺、尊师、尊友,作为做人的原则,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学生。

    他一生都在学习、教学、考试——响应时代挑战和国家需求,紧跟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步伐,从一门小语言开始,开辟了在中东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民族研究领域。世界。

    “我一个字也听不懂,我说的都是阿拉伯语。”

    记者:1960年,您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年轻人有学好数理化、建设祖国的志向。当时为什么选择学习小语种?

    朱伟烈:其实我在高考之前对小语种一无所知。

    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_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_西安跳高培训班

    我家有兄弟姐妹八人,都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我排第五,我的四个姐姐、哥哥都去了清华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我也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一心只想着学习理工科。

    我本来在市北中学读书,一个学期我就和大姐一起转到了杭州市一中。没想到,我出现了肠胃问题,还得了十二指肠溃疡。然后我转回上海,进入六十中。毕业前,医务室老师告诉我:你有十二指肠溃疡,不能参加一级理工科考试。我立刻就糊涂了。

    中学时期,我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我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我是高三年级四个班数学组的组长。我文科也不错,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还热爱运动,曾是区中学生跳高冠军。 、区篮球锦标赛。除了理工科之外,我对很多专业都感兴趣,但是说到选择文史哲政经法专业,真的很难抉择。这时,校长召集了“保考考生”谈话,并要求我和另一位文科生申请辅修外语考试。我们按照校长的建议填写了申请表。他考入了国际关系学院,我考入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

    记者:当时北京大学东语系的情况是怎样的?

    朱伟烈:1955年万隆会议后,新中国大力开展亚非拉外交。当时,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有不少来自中央各部委的学员。

    迎新会上,系主任季贤林在介绍专业时表示:“阿拉伯语非常难,我也学过,但现在忘记了,但国家需要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对外交流”。结果,我们有 150 名学生。所有本科生在申请选择时均申请了阿拉伯语专业。对于我来说,我还是有点好胜心的:既然难,我就想尝试一下。

    北京大学于1946年设立阿拉伯语专业,是我国第一所设立该专业的大学。我入学时,班里有学生30人,其中留学生2人,中央委托生13人,本科生15人。这是当时北京大学阿拉伯语教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班级。

    北大的商科考核更严格。本科生学业成绩跟不上的将留级、转专业或转院系,研究生则返回原单位。到毕业时,班里只剩下18人(2人出国留学)。

    记者:当时您是如何克服阿拉伯语“困难”的?

    朱伟烈:毛主席说过,学外语要下功夫,确实是这样。说到阿拉伯语,我就是一张白纸,除了死记硬背,没有别的办法。那时候,同宿舍的同学经常说:“朱伟烈,你昨晚说梦话了。”我问:“我说什么了?”他说:“我听不懂,你说的都是阿拉伯语。”

    大学五年,第一年到第三年相当于基础阶段。除了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练习,你还能做什么呢?所以,我还是强调这一点——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必须死记硬背。有的学生听得很好,但读和写呢?可以看原著吗?你能记住、理解、书写、写好吗?不能暂时只靠理解、查字典。你还是要努力,至少要胸中有墨。

    西安跳高培训班_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_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

    他们对我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记者:北大的哪些老师给你印象最深?

    朱伟烈:当时东语系有三位主要教授。季羡林先生是一级教授。他向我们讲授东方文学史的印度文学部分。此外,马建先生为二级教授,金克木先生为三级教授。

    对我影响一生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创始人马健先生。 20世纪30年代,他将《论语》翻译成阿拉伯文在埃及出版,还在《伊斯兰哲学》和《阿拉伯通史》中出版了《古兰经》等经典著作,并被翻译成中文。他是中阿文明交流的先驱者。他也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阿拉伯-埃及宗教代表团,并担任毛主席的翻译。

    另一位是刘林锐教授。万隆会议期间,担任周总理与埃及总统纳赛尔会谈的翻译,1960年代《毛泽东选集》中译本入围。他们都是谦虚的君子,学术水平高,不张扬,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品行高尚,对我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作为系主任,季羡林老师非常关心学生。我在学校时曾受到牵连,但季主任尽力为我说话,帮我“渡过难关”。 1965年,我决心留在学校当助教。季先生曾经问我:你以后打算做什么?我说,教研室语文老师很多,但文学老师很少。我想从事文学。季先生说:好吧,我决定先工作几年,以后再出国留学。

    当时我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但没想到,没过多久,调动令下来,我被高等教育部外语司分配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 1963年,上外被确定为高等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当时,急需招聘更多的教师。

    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_西安跳高培训班_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国家很快就进入了特殊时期。

    记者:“文革”毁掉了很多人的专业技能。你到上外后的情况怎么样?

    朱伟烈:当时有人说我“专业不受欢迎”、“典型的白人专业人士”,所以我只能“靠边站”。不过,我有一项可以用在生意上的“技能”。我经常被派去为访问上海的阿拉伯代表团担任翻译。大部分是贸易代表团,也有议会代表团、工会代表团、巴勒斯坦政党代表团等。

    1969年开始,为了向外界宣传毛泽东思想,我被选派到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配音《南京长江大桥》、《熊猫》、《白毛女》等影片。 ”。我还翻译了北京外语学会的连环画《河防图》。 。 1976年,部门派人到广交会做翻译,给了我“第一枪”,接触了科威特、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多个国家的客商。这些实践翻译活动让我从令人窒息的高压政治氛围中得到了休息,继续接触业务。他们对开阔我的视野、提高我的口语和翻译能力很有帮助。

    记者:看来即使是在一个封闭的时代,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沟通需求和沟通需求。

    朱威利:是的。 1970年代初,国家长期闭关锁国,需要了解国外的情况。于是,中央下达任务,组织专业人员翻译那些思想倾向不明显的历史地理著作。上海负责的部分是非洲地区国家历史的翻译,一本阿拉伯文的书《阿拉伯马格里布史》被指派给我翻译。

    这是我第一次从事学术著作的翻译工作。原著虽然不是经典,但涉及的内容大部分引用自最负盛名的阿拉伯名著。里面的人物、事件、历史地点、社会宗教等专有名词都是陌生的。书后面列出的参考书目,我在上外资料室、北大东语系资料室或者其他图书馆都没有见过。于是,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到处看。翻译完阿文参考书目中那些难译的标题后,我总感到不安,于是写信给北京大学刘林瑞教授请教。

    当时,该部门的任务很多,包括政治学习、下乡下厂等。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翻译这部历史著作。此后,我参与了苏丹和埃及地理著作的翻译,这让我增加了很多历史和地理知识,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

    打开一扇了解阿拉伯的窗户

    记者:1978年,您被政府派往埃及开罗大学学习。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出国的教师之一,您有何感想?

    朱维烈:当时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留学教师选拔的规定。办法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三选一。上外已批准了阿拉伯语和法语各两名教师,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是“文革”后第一批出国进修的教师。到了埃及后,我发现很多中国学生喜欢聚在一起聊天,讨论哪里买东西便宜,但真正认真听课的人并不多。

    出国前,上外院长王继宇曾和我谈话,让我出国时多关注一下其他大学在做什么,包括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等。当我出国时,我很关心关于开罗大学教授的教学特点和学位制度的运作。首先,我很欣赏他们教授的独立思考风格,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其次,我很欣赏他们学位体系的严谨和标准化。正因为如此,1980年初,《人民日报》在开罗设立了分社。到达后,首席记者邢向超告诉我,国家正在推进学位制度建设,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我立即写了《回忆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会》,后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除了听讲座、与教授、作家交谈、与使馆工作人员交流外,大部分假期和业余时间,我要么翻译小说,看报纸,写短文,要么去图书馆、书店寻找有价值的书籍。 1980年我回国时,没有带回电视、冰箱等“四大件”。相反,我带回了一箱重60公斤的阿拉伯语书籍。

    记者:回国后主要承担了哪些工作?

    朱伟烈:当时上外阿拉伯语老师很多,学生很少。受到王继玉院长的青睐,被任命为《阿拉伯世界》主编、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主任。该期刊原本是油印版,我的任务就是将其规范化,使其成为正式出版的期刊,为阿拉伯语专业的师生和国内关心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知识的读者提供一个学术论坛。

    我接手后,首先整理了6期抵消刊作为内部交流的试刊。 198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公开发行。 2006年,为加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东研究所建设,我们将其创办为学术期刊,并更名为《阿拉伯世界研究》。

    我办期刊三十多年了,接触过几千万篇稿件,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逼着我去搜索阅读、查资料、查资料,有点像下面杂学之道。不过,这对我接受和树立新时代跨学科融合的理念有很大帮助。

    记者: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潮”中,您也是一位活跃的翻译家,为中国读者了解阿拉伯文学打开了一扇窗口。您选择翻译小说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朱伟烈:大学毕业后,我想从事阿拉伯文学教学和翻译工作。翻译小说也是我的爱好。

    我在选择文学作品时一般有两个取向。一是内容富有哲理、深刻,比如Kahlil Kahlil的作品。从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来看,纪伯伦的作品一直受到阿拉伯文坛和世界文坛的高度评价。翻译20世纪阿拉伯文学时,埃及作品自然是重点,但如果没有黎巴嫩人纪伯伦的作品,就会缺乏公平和平衡。

    二是以时代巨变为背景的小说,我一直比较喜欢。此类文学作品的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阿拉伯国家的历史和社会文化。

    翻译过埃及尤素夫·西巴伊、黎巴嫩努伊曼等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还为《译林》杂志编辑过一期《阿拉伯文学专辑》。在这张专辑中,我写了一篇《现代埃及小说随笔》作为序言,并收录了我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卡纳克咖啡馆》。这是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作品。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有很多作品。他的小说反映了普通的埃及人。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埃及社会生活、传统习俗和思想发展的美丽描述。它们看上去很乡土、很真实,但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高水平。

    1988年,纳吉布·马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奖的阿拉伯作家。次年5月,我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讲学。当地记者要走,我的讲义发表在报纸上。标题是《朱伟烈教授说:我们早在纳吉获奖时就了解他的价值》。诺贝尔奖之前。

    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_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_西安跳高培训班

    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_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_西安跳高培训班

    自己培养几个“小菩萨”

    记者:1984年,上外阿拉伯语专业作为独立系成立,您也担任管理职务。从一个小专业到一个独立院系,最迫切的发展需求是什么?

    朱伟烈:1981年建立学位制度。 1983年和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始公布具有外语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和研究单位。这为大学学科建设明确了规则、确定了步骤。

    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_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_西安跳高培训班

    1984年,上外阿拉伯语专业从日语系、阿拉伯语系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系。把专业建设成学科,我觉得师资队伍、学位和学科建设是当时的核心任务。其中,师资队伍是关键,是申请学位项目、推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

    当时,中国仅有7所大学拥有阿拉伯语本科教学设施。在职教授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那中先生一名,副教授寥寥无几。为此,我在征得时任院长胡孟浩同意后,专程来到北大,希望聘请刚刚退休的刘林锐先生南下主持工作。结果,刘先生因客观原因未能成行。

    告别刘老师后,我在校园里遇见了季羡林老师。时任全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胡孟浩会长任副会长。季老师问我:“你为什么来北大?”我回答:“校外缺少菩萨,胡院长同意我来搬菩萨。”我也告诉了刘先生的情况。姬老道:“回去给胡孟浩院长带话:如果没有大菩萨,就自己培养几个小菩萨,久而久之,小菩萨不就变成中菩萨、大菩萨了吗?”

    回到学校后,我向胡院长汇报,他也深信不疑。上外迅速制定了学术梯队建设计划,并于1985年实施。

    记者:自立自强,修身养性。

    朱威利:是的。梯队建设是季老强调“修身”理念的实施路径。从制度上保证并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不久,阿拉伯语系首次选拔了三名副教授,并于1987年设立了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我晋升为正教授。 20世纪90年代末,上外设立了阿拉伯语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进入新世纪,上外阿拉伯语两次(2001年、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记者:在学科建设方面,你们始终坚持“小学科大内涵”的理念,拓展与阿拉伯语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个想法从何而来?

    朱伟烈:从北大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我一直不太适应外语院校独特的学术氛围——除了外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外国文学是很少有人提及,更不用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了。

    早在1981年,王继玉院长就率先指出:如果所有外语院校都只开设外语专业,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学术思维不活跃。很多课程或者研究课题都会因为缺乏师资而难以开设和开展,也不方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因此,她建议有条件的外语学院应该改制为大学,适当扩大规模,增设一些人文学科的其他专业或院系。她的想法代表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的心声,客观反映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格局。

    我一直想强调的是,仅靠外语很难搞研究,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我们的学科建设必须顺势而为——1990年海湾危机爆发后,为了满足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需要,我们应该把重点延伸到中东问题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上。 1996年,受戴卫东校长委托,我牵头整合校内科研机构成立上外社会科学研究所,组织申报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规范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国际关系和比较文学两个学科,建立阿拉伯社会科学研究所。以博士点为基础,成立中东研究所,并于2000年底入选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重点研究基地。

    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并亲自批示,正式成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由外交部、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牵头,上海市政府主办。上外。我非常荣幸担任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和主任。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三个方面:推动学科发展、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参与新型智库工作中国特色。

    ►2002年,第四次中阿对话在开罗举行。图为对话代表团成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朱伟烈(中右)致辞。

    西安跳高培训班_西安全运会跳高比赛_西安翻译学院跳高冠军

    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

    记者: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与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紧密结合。它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朱伟烈:关于阿拉伯国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判断:阿拉伯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成员,也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开罗阿盟总部演讲时提议设立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表明中方关注中东和中东地区改革发展问题。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愿意参与国家治理,我们与阿方在文明互鉴、改革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意图非常崇高。

    记者:此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授予您“倡导建设中国特色中东研究,构建中国中东研究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独立的阿拉伯研究知识体系”。中东地区和国家研究,以及深入推动中阿文化合作交流和人类文明互鉴做出突出贡献。” “区域和国家研究”是一个新术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朱伟烈: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将区域国别研究纳入第十四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我深感庆幸的是,我研究了几十年的阿拉伯与中东研究能够独立并归入这一一级学科的名下。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和实力设立地区性和国家性学校。区域和国别研究建设是中国发展成为世界新兴大国的标志之一。从历史上看,区域和民族研究的起源是欧洲东方主义。从17、18世纪开始,欧洲国家派员到亚洲进行田野考察和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欧洲殖民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服务。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展的区域研究是为美国霸权、美国例外论和优先权服务的。我们今天成立的区域和国别研究,是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欧美有很多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我国建立区域国别研究的宗旨、指导思想、侧重点、目标和要达到的效果与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知识体系的新兴交叉学科。

    记者: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地域国别研究学者?

    朱伟列:Arabist在英文中的意思是“阿拉伯专家”,其定义是“熟悉阿拉伯人及其地区、阿拉伯语言和文学的权威专家”。但现在,仅仅懂一门外语是不够的。尤其是人工智能出现之后,语言已经不再是一个层次了。那么,应该通过哪些课程和教材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知识呢?要全面了解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地区,包括相关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社会,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与国情相关的方面,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必须开始、开始。 。

    阿拉伯国家一共有22个。中国可以在埃及、叙利亚培养出几个专家……我们还缺乏这样的专家和通才,但作为世界强国,我们有责任培养一大批这样的人才。

    这次,我是第一位代表区域和国别研究获得学术贡献奖的学者。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希望这标志着我们已经开始关注区域和国家研究。

    记者:那么,当今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外语人才?

    朱伟烈:随着国家发展到现代化的高度,外语教育要跟上,人才培养也要跟上,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型文科人才。

    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仍然需要翻译人才,但更需要能够架起不同文明桥梁、平等交流、互学互鉴的人才。需要能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它需要一群才能,他们可以在不同的文明之间建造桥梁,并进行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活跃于各种国际平台,机构和组织,为中国人民建立良好国际形象并发挥重要影响力和作用的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616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