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大众跑者已经达到了马拉松免抽签的标准。虽然受到每项赛事名额人气和免抽奖标准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达到标准就可以中奖某项赛事,避免抽奖。
尤其是热门赛事的免抽名额(热门赛事几乎都有自己的免抽奖标准),但中国田径协会制定的全程马拉松免奖标准仍然是衡量一个跑者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
该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了相应的成绩线。年龄越大,标准越宽。该标准也是中国田径协会大众马拉松级别的精英级标准(有精英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标准)。
非马拉松运动员的表现标准
去年11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中国田径协会群众田径体能标准》,其中也制定了田径比赛的群众级别。 1500米至10000米不同级别的性能要求如下:
该级别不考虑年龄因素,即所有年龄段均为一个称号,其中精英级别一至四级分别对应专业运动员中的国际运动员、运动名家、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等级。如果大众达到一级水平的话,相当于三级职业运动员的水平。
男子田径热门中长跑级别
公开女子中长跑级别
跑步圈数通常集中在10000米成绩上。 1000米成绩与马拉松的相关性较高。优秀的1000米跑运动员通常也有潜力成为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基普乔格和贝克勒都是从1000米跑运动员发展起来的。来。
另一方面,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在万米赛场上的表现相差并不大。因此,里约奥运会上,美国著名运动员、马拉松铜牌得主鲁普也参加了10000米项目的角逐,我国马拉松一兄妹董国健和张德顺也参加了比赛。他还参加田径万米和马拉松比赛;
董国健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多次获得10000米冠军,而张德顺甚至在去年的陕西全运会上获得了女子10000米和女子马拉松冠军。可见,万米与马拉松的相关性非常高。
那么,达到了大众马拉松最高级别——精英级别的跑者,是否也能达到大众场馆中长跑最高级别——大众级别呢?
我们以男运动员为例。万米大众级别相当于专业运动员3级,所需时间为36分12秒。我们以最年轻的20-29岁马拉松精英3:24:00为基准。也就是说,马拉松跑了324的热门万米跑运动员能否跑出26分12秒,总体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下表计算耐力当量。一万米36分13秒,换算成马拉松时间,理论上可以达到2小时47分13秒。这不仅破了3,甚至破了250,这绝对是大众跑者中的佼佼者。
对于324级别的马拉松选手来说,10000米的理论时间仅为44分18秒。这也说明,我国群众田径标准中对于万米成绩和马拉松成绩的评价体系并不相同,不能直接简单地划等号。
那么如何才能把万米成绩训练到大众水平,也就是36分12秒呢?
根据丹尼尔斯训练法的配速建议,跑步者可以按照下图所示的标准进行不同配速的组合训练。
例如,36分12秒的万米跑者,轻松跑配速一般应达到431-459,乳酸阈值跑配速应达到345,1000米组间歇跑配速应达到327严格按照配速进行训练,加上正确的训练方法,久而久之,跑者就能达到36分12秒的水平。一万米。
大众级10000跑者配速训练建议
按照丹尼尔斯的训练方法,从1500米到马拉松,所有成绩都是高度相关的。马拉松成绩越好,1.5公里就越好。
一般跑步者可以参考下表了解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你能达到10公里的标准,但没有达到马拉松的标准,说明你的耐力需要加强;
另一方面,如果马拉松成绩达标,但10公里成绩不达标,则说明你的速度能力或速度耐力需要提高。
大众跑者应注重耐力的均衡发展,这应体现在中长跑各项赛事的均衡表现上。
中长跑各项赛事的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
马拉松和万米表现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万米标准达到了我国大众的标准。基本上全程马拉松都是250左右,万米成绩不错但是马拉松没有达到上述标准,这意味着跑者需要加强耐力。 ,并且马拉松成绩不错;
但如果万米成绩不好,跑者就需要加强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马拉松虽然是耐力项目,但也需要能量供给系统的均衡训练,保持耐力和速度的相对平衡。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跑友们对自己的耐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过,在如何训练的问题上,跑者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训练计划,每周规划出高质量的训练和普通的训练。 ,这无疑是困难且难以把握的。
本次冬训欢迎您加入汇跑无伤PB冬训营,让您的训练更简单、更科学。
汇跑自2018年开始运营在线马拉松训练营,经过四年不间断的发展,我们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在线训练营。参加过的跑者都一致好评,营员PB率超过90%。
汇跑如何让线上训练营的体验完全媲美线下训练营。以下是两项重要的成功:
1、依托荣获中国运动科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无伤跑法”系统,为跑步者提供系统、全面的训练服务;
我们遵循金字塔训练模式,帮助跑者打好体能基础,优化跑步技术,科学提升耐力,帮助跑者实现从认知到能力的全面进步。
“无伤跑法”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适合中国大众跑者的训练体系,无论是官方认可还是社会认可。经过反复验证,是一个真正的训练系统,可以帮助跑步者健康、无损伤、长时间地跑步。 “金钥匙”;
2、为了解决线上培训没有面对面、缺乏仪式感的缺点,我们为训练营设立了导师、助教、班主任多个岗位,为训练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为跑步者提供服务;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将学生分组、配对,学生团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大大增强了训练营的活跃度;
从学习内容和形式上来说,从开闭幕式、个性化训练计划、视频理论课程、体能训练及后续视频课程、专家问答、教练点评指导等一应俱全。事实上,这些服务内容和体验已经远远超出了超级线下训练营的范畴,不会出现线下培训人员不足、时间难以统一、线下集中时间有限等问题。
大家的线上交流与各自的线下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联系的紧密度其实比线下训练营还要高。
此外,为了弥补线下交流的不足,我们还将在今年冬训的中后期安排线下闭营测试。教练将前往您所在的城市陪同您完成营会结业测试。
今年冬天,我们将继续推出广受好评的无伤PB冬训营,期待您的加入!
扫描二维码参加冬训
如有疑问可扫描二维码咨询小丸子,或拨打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