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左锐昆明报道 在市民心中,昆明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校友包括哲学家艾思奇、物理学家杨振宁、数学家熊庆来等。坤一中的各界校友中,很多人都为母校的足球感到自豪,不仅因为这里曾经有过国家队、省队的教练、队长、球员,而且还特别怀念母校的时光。在学校。我的足球教练和队友永远不会忘记他。
9月中旬,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男子高中年龄段U17组预选赛第三阶段在昆明举行。作为海埂赛区唯一的主场球队,坤一中面对实力普遍较强的对手,最终在13支参赛球队中排名第五。虽然他们未能晋级下一阶段比赛,但在主教练赵健看来,他们已经完成了“参与、历练、提高”三大比赛目标。最重要的是“球队发挥出了昆明一中的精神气质”。
1905年建校以来,已有117年的历史,时任云南省督府秘书长周仲岳为学校题写了“诚、勤朴、公尊严、严毅”八字校训。 1926年校庆,刻在昆一中。校门口的巨石上。如果说日常学习训练,足球运动员们践行的是“诚、敬、勤、朴”,那么在全国比赛的舞台上,“正义、勇敢、严谨、坚忍”就更加明显。
现任校长赵灿东1985年来到昆一中从事历史教学,2008年起领导学校,扎根昆华园38年。用赵校长的话来说,他“用历史老师的视角,探索昆明一中百年历史的精神文化”。他通过探究校训、校徽、校歌的内涵,以及编修校史、建设校史馆,为这所百年学校做出了贡献。名校注入更大力量。
除了致力于弘扬“诚敬、勤朴、公勇、毅力”之外,重视体育的赵灿东还担任学校足球队的领队,很高兴看到学生们使用体育运动。学校在球场上独特的精神财富。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长处。有些人可能擅长文化研究,而另一些人可能擅长音乐和体育。通过各种活动,昆益中“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找到自己的长处”。自信、自尊。”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昆益中教练赵健指挥比赛
海埂参赛期间,球队最难忘的就是通过点球连赢三场比赛的经历。赵健坦言,球队在很多比赛中都处于被动,但球员们在精神意志上却从未处于劣势。 “这次参加全国比赛,充分展现了我们的信心和斗志。应该说,校训中的这个‘勇敢’就是‘字体非常清晰’。”
据了解,自2016年开展高中足球联赛以来,昆明市一中在已举办的六届昆明市高中联赛中五次夺得冠军。在此期间,还多次获得云南校园足球总决赛冠军。此次代表昆明市参加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从学校领导到教练组以及全体球员都格外重视这个“在家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新生比赛中,来自坤一中学的四位选手以勇敢的身先士卒当选为比赛最佳选手:张玉怀、周政、周玉坤、张旋凯。在进入点球大战的三场平局中,门将周玉坤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每次都扑出了对方的点球,而且每次都亲自攻入制胜点球。
▲海根赛区坤一中门将周玉坤3次主罚点球终结者。
出于对周玉坤心理素质和脚步技术的了解,赵健会对每一次点球大战进行精心安排。 “一般来说,当你看到一个守门员站在点球点上时,对方守门员的心理负担会很重。” “此外,在日常训练中,他非常注重球员心理、点球技巧等细节,甚至在训练后安排球队在弱光条件下练习点球。”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6点,由足球生组成的昆一中学代表队就会开始训练。直到晚上8点30分才结束,队员们赶紧吃饭、洗澡,赶往教室晚自习。由于当地同年龄段对手不多,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前往昆明各大学挑战年龄较大组的校队。当寒假恰逢职业队冬训时,他们也会前往各个基地与俱乐部梯队进行比赛。
据了解,赵健2016年大学毕业加入昆明一中仅一年后,就通过选拔,获得了赴法留学担任中国校园足球教练的资格。在马赛学习三个多月后,法国青训理念和模式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他将中国足协青训大纲中的思路和方法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他认为更踏实、更有效的训练方法。 “每天、每周、每月、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训练要求。”
在注重文化学习和高考成绩的名牌高中中,像昆一中这样的学校是相当罕见的:他们坚持每周五每次练习2.5小时,并在周末进行比赛练习。自走上教学岗位以来,赵健就坚持这样的培养模式。理由是:既然学校如此重视足球,学生如此热爱足球,昆一中的足球传统和文化传承就不能“毁在我手里”。
▲ 海埂赛区唯一主场昆一中以胜利结束
在坤一中学,学校领导对足球的重视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在具体硬件设施、校园氛围、训练补贴、比赛经费等方面的全方位保障。在相关组织架构上,除校长亲自担任足球队领队外,分管体育的副校长李蓉负责球队的建设和管理。教务处还设有专职干部负责球队竞技训练的具体事宜。
与近七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相比,昆明一中的足球文化有着更深厚、更悠久的历史根基。这一特点不仅引起了历届校长的重视,也得到了前历史老师赵灿东的珍视。也让喜欢足球的师生、校友们格外自豪。
据学校提供的历史资料,1905年创办的“省都中学”是昆明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四年后,即1916年,学校颁布了《课外体育规则》,明确了足球比赛规则和比赛规则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使用足球场设备。
▲1916年云南省立第一中学颁布的《课外体育规则》
刘晓燕,73岁,1980年进入昆明市第一中学,退休后调到校史办公室,从事校史档案研究工作13年。他认为,“勇敢”二字很少出现在国内高校或中学的校训中,但昆一中却一如既往地坚守着。究其原因,是由于蔡元培先生在主管教育部时所倡导的“军民教育”的影响,而这种尚武精神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外活动受到了很多关注。注意力。
▲校史室主任刘晓燕在昆明一中工作42年
1925年发行的《云南省第一中学报》第56期的“学校体育报”栏目中,不仅刊登了包括官员和球员在内的14支“校际足球队”名单,还列出了当年4月5日至6月1日,4个班代表学校与其他学校球队进行的6场足球比赛成绩:4胜1平1负。
▲1925年校刊刊登的校队相关资料
上述文献记载表明,20世纪20年代,昆一中不仅在足球方面有校队制度并定期举办有组织的对外交流比赛,而且校园足球已渗透到班级层面。当时,整个学校大约有8个班。刘晓燕解释说,昆一中建校以来占地较大,场地条件充足,可以开展足球运动。
1932年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中学”后,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18个班,足球氛围日益浓厚。据1994年出版的《云南省纪事第72卷体育纪事》记载:昆华中学每天下午4时30分至下午6点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包括球类运动、中国武术等。足球活动已成为云南省的传统体育活动。昆华中学,参加人数占全校一半以上。
▲1933年云南省昆华中学高级足球队合影
现存的这一时期的史料中开始出现了学校足球队的珍贵合影。 1938年秋,为安置西南联大师生,昆华中学腾出校舍,全校师生步行至玉溪九龙池继续办学; 1940年秋,学校整体迁往澄江,并在此居住了两年。 “可能是没有场地,四年的流浪教学,也找不到任何足球活动的记录。”刘晓燕说,但自强不息、报国的传统并没有丢,抗战时期玉溪学生打棒球的照片就是佐证。
1942年秋,全校返回昆明后,因国难而中断的足球运动在昆华园迅速恢复起来。 1947年冬,足球冠军李惠堂父子率队来昆明演出数场慈善比赛,场场爆满。在刘晓燕小时候从学校学长那里得到的印象中,当李慧堂出现在昆华中学足球场时,现场同样挤满了人,1.4米高的校墙也挡不住学校外面的人...
刘晓燕表示,王长喜作为昆华一中首任足球主教练,对“足球冠军进昆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王长喜是1933年云南省第一批派往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的学生之一,是该省最早的专业体育教师之一。毕业后在昆华中学任教,后调入云南省体育学院。学校校长。 1950年,昆华中学更名为“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后,王昌喜回到昆华园任教。
1958年云南省体工队成立前,1953年为了参加西南地区和全国足球比赛,王昌喜被任命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云南省足球队教练。同年随队参加西南区足球比赛时,他带了几名昆明一中的学生,其中之一就是校队门将马克·简。
▲1953年昆明一中足球队合影。前排左一为王昌喜,左四为马克·健。
赛后,马克·简入选西南区体训班足球队,并于次年进入西南队。 1955年西南区撤销后,他进入四川队。 1959年,23岁的昆明小伙入选国家第二队,次年开始为国家队守门。 1964年从国家队退役后,他专注于足球工作,为职业化后的中国足球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2000年12月,海埂基地建设和足球高原冬训的倡导者、职业足球改革的核心人物、从施拉普纳到米卢的外籍教练的推动者、时任中国足协的技术顾问马克·简,发表感言作为校友回到母校,写下祝福:弘扬昆明一中的优良传统,培养新世纪的全面型人才。
▲2000年,马克·简回到母校,与校足球队合影
从昆益中学走出的中国体育精英,不仅仅来自足球。 1953年,杨伯勇几乎与马克·健同时离开昆明一中,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并在国家队大放异彩。后者于1954年加入西南篮球队,两年后晋升国家队并成为主力前锋。 1980年代,她带领中国女篮夺得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季军、奥运会铜牌。随后,她担任了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 。
据《云南省志》相关记载,昆印一中也是云南排球运动的起源地之一。 1920年代率先发展排球运动,获1930年云南省体会排球比赛亚军、1934年排球锦标赛冠军。 。直到现在,三大运动仍然是坤一中学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选择。
包括三大体育在内,这里的体育并不是有特殊天赋和天赋的学生的专属权利。对于校园体育来说,更重要的是普及它。经过上学期的测试和训练,高中新生将在下学期确定自己的运动选择。最低目标是掌握比赛规则、能够欣赏比赛、学习参与技巧,以活跃学校的体育氛围,开发学生的体育潜力。
▲点球大战获胜
仍以三大球为例。上学期求是杯和下学期春风杯班级联赛期间,坤华园格外热闹,运动场上充满了活力。比赛通常需要每个班两支队伍进行,赛程跨越半个学期。除了田径、网球、健美操、武术等多种选择外,随着泳池改造的完成,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掌握另一种运动技能和生存技能。
如今的昆一中学,除了露天田径场和三大球场外,还有独特的地下体育场,为雨天的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提供了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新学期,除了对足球场天然草坪进行改造外,全新升级的球场照明系统也改善了从黄昏到夜间的足球训练条件。
教务处副处长刘劲松介绍,学校作为省重点中学,并没有忽视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全面发展。这从他负责的体育比赛和学科比赛中就可以看出:虽然今年省高中物理、生物比赛第一名来自昆明市一中,但他很清楚,体育投入的资金超过了昆明一中。学科。竞赛。
昆明市第一中学体育课不得由其他学科教师占用。以赵健为例,每周除了五天的足球队训练外,他还有14个小时的教学任务。对队员的学习督导和心理疏导是家常便饭。足球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切,以至于来到昆明六年多了,他仍然像个陌生人。除了放学回家的路,他所有的行车路线都需要导航。
▲赵健弟子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大显身手
拥有深厚的传统、雄厚的资金、热烈的氛围、优质的硬件,更需要专业的师资。从足球教练的任命就可以看出坤一中对师资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云南省最早的专业体育教师之一,王昌喜再次担负起昆明一中足球的重任。 1980年代初,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有职业足球运动员经历的龚继佳老师接过接力棒,继续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龚去年退休前,已与继任者赵健共事六年。
来自兰州的赵健曾是甘肃省体校的队员,也入选过甘肃天马和甘肃朋友俱乐部的梯队。当家乡的职业队解散,个人体育生涯的前途不明朗时,他选择了另一条大多数同龄人都参加比赛的道路——高考。他最终在西南大学主修运动训练,这并没有改变他的足球专业或信念。
虽然他年轻时就有职业足球的梦想,但作为一名高中教练,他觉得自己应该更现实地考虑球员的未来。 “他们已经十六、十七岁了,这个时候进入职业足球还太早。”晚的。所以我认为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的足球天赋进入更好的大学。”让他高兴的是,这几年,很多球员都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学校,比如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除了热衷于足球的学生外,校队每年也有对足球感兴趣的校外学生加入。其中一名女孩以前没有踢足球的经验。到了昆一中,她才开始爱上足球。她参加系统训练,最终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足球不仅影响了她的性格,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第五、六名决赛昆一中击败重庆一中
面对昆一中丰富的足球积累和足球队辉煌的历史战绩,赵健深知,他上任后获得的“六年五冠”只是传统的维护和延续,而不是任何荣誉。开创性或突破性的。 。因此,他一直鼓励队员们不要满足于在市、省内竞争,而是要勇于在更高的平台上挑战自我。 “我一直希望其他学校的对手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云南校园足球的水平。”
早在20世纪70年代,昆益中的足球队就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比赛。 2017年和2018年,赵健还两次率队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联赛西南赛区。第一次排名第十二,第二次上升到第六位。显然,这并不是这位校园足球“海归”的最终目标。
赵健目前最大的困惑是,一是网络学生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第二,昆一中只有高中部。三年的培训周期太短,团队成员一培训成型就面临毕业。为此,他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希望利用坤一中教育集团的整体优势,为集团小学、初中、小学等13个办学地点扩大人才选拔范围、延长培养周期。高中。
按照赵健的设想,如果将目前探索出的成熟的培养模式从小学开始贯彻执行,进而打造出一套自成一体的青训体系,球员的水平和球队的竞争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我相信,到那时,云南高中球队在全国比赛中排名靠后的现状将得到改变,”他说,“一些球员在初中追求职业足球发展将更有希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