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攻略问答
  •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寻找明日独角兽的创新摇篮

    作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专程来华科寻找项目。头顶闪烁的屏幕上,印着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标语——“寻找明天的独角兽”。

    这所位于华中地区的武汉大学如今已成为众多投资者或互联网公司关注的焦点。近十年来,这里诞生了微信之父张小龙、卷皮网黄成松、海豚浏览器杨永志等一批互联网巨头。他们的名字已经传遍整个互联网科技行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华克南。

    他们大多低调、务实,智商极高。他们身上有一种图腾般的印记,那就是他们对技术和产品有宗教信仰。

    多年后,华科的基因以某种方式延续,更多以郭烈、付小龙为代表的80后、90后华科男人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创业是一条漫长的路。他们正在通过科技改变自己,他们也在改变这个时代。

    李玲玲创业故事_李玲玲公司_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

    2001年,肖宇结束了在武汉大学的本科生涯,进入华科大学电信系。从一所大学到另一所大学,他很快就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武汉大学位于街道中心,连接着商业的繁荣和热闹。闲暇之余,小宇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聚会喝酒、跳舞。他性格开朗,很容易与人相处。

    但进入华科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当时,华科距离武汉市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从南二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梧桐树遮天蔽日。这所“森林”般的大学70%的面积被树木覆盖,教师宿舍散布其间。嘉山华科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森林岛屿。

    李玲玲创业故事_李玲玲公司_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

    (华科校区)

    “一踏进校园,我就感觉自己与世隔绝,这里学术氛围很浓。”肖宇说。当一位刚入学的学长告诉他如何学习三个小时时,他感到很惊讶。但他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怎么说呢,华科人太单纯了。”

    萧语身边的同学们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种独特的气质也体现在沟通方式上,“说什么都行,很直接”。

    在这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里,男女比例一度失衡。华科男成了“技术”的代名词,大多数人都渴望成为技术工程师。学生生活基本按照课程安排进行,没有广阔的社交圈子,也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当时,肖宇所在的电信学院互联网中心实验室刚刚起步。与传统教学科研不同,华为、TCL、长江数据通、京伦等多家企业将研发中心投资在学校实验室,研发成果直接生产使用。

    这里研究的是最新的技术、最前沿的技术,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实验室。

    30多名学生,在几十平米的封闭空间里,开始了这个项目。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我以前连计算机语言都没学过,花了五天时间看书,然后就开始编程,几乎没有缓冲期。”小宇说。

    项目多、任务重。小宇和他的同学经常在实验室里彻夜不眠,睡在地板上。除了吃饭,他们几乎与外界隔绝。 “每个人都很聪明,每个人都沟通得很好。实验室的传统是前辈带领后辈,如果你跟不上大家,你就会感到羞愧并选择离开。”肖宇称这段时期是我们最热情的青春时期,一群人工作勤奋,特别有活力。

    三年时间,肖宇参与了近50个项目,高速实验室诞生了一批技术专家。接下来的十年里,实验室的人数从30人扩大到300多人。

    谁也没想到,多年后,电信与计算机系成为华科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中国最大的跨国通信公司华为30%的员工来自华科;在腾讯内网的员工标签一栏中,华科的标签排在前10位,格外显眼。从来没有在一个群体中诞生过如此多的精英、企业家和富人。

    李玲玲公司_李玲玲创业故事_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

    当肖宇埋头写代码的时候,他并没有注意到,和他同班的新闻系学生李玲玲已经辍学创业了。

    李玲玲喜欢亲手做一些小发明。她在学习期间拥有7项专利,被誉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2001年仍担任华科校长的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对创业给予了高度评价。李玲玲的故事在学校层面被全国媒体宣传。师生们口口相传,热烈讨论,种下了创业的火花。

    2004年,在华科云园26号楼的宿舍里,姚鑫写下了PPLive的第一行代码。他以为写完代码就结束了。谁知道这款在线电视直播软件创造了一种新的P2P流媒体技术? ,这样同时在线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就会越快。

    “离开创业这条船是非常困难的。”今年,当姚鑫与投资人谈论自己的计划时,他得到了投资和创业建议,他立即决定辍学创业。

    还是大三学生的夏立峰结识了姚欣,受到启发,利用出差时间参与了PPTV的早期研发,成为了PPTV的第七位“编外”员工。毕业后,夏立峰加入了华为。 2009年,无法放下“创业梦”的他从华为辞职,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这时,软件学院的黄成松做了一个返利网站,顿时让夏立峰来了兴趣。在华科附近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平房里,两人日思夜想,最终创建了一个专门针对低层消费群体的导购网站“九百邮”。这就是后来卷皮网原型的第一个版本。

    李玲玲创业故事_李玲玲公司_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

    (卷皮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立峰(左)与卷皮创始人兼CEO黄成松(右))

    由于没有太多的资源,学生们纷纷组团创业,形成了连锁效应。几年后,萧宇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的微助教致力于帮助老师解决与学生互动的问题。

    “华科人非常热情,总是想做一些新的东西,他们希望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告诉人们我做了这个产品。”

    华克南对技术着迷,在最早的互联网浪潮中崭露头角。他们对创业充满热情,但在商业面前却显得不成熟。可贵的是,“花客男”这个标题所赋予的意义是在他们中间产生并以某种方式传承下来的。

    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_李玲玲公司_李玲玲创业故事

    在华科东校区校园医院西侧的道路上,启明学院的双子楼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不属于任何学院,而是直接属于学校。真正为华科人所熟知,是在第一届启明之星评测完成之后。众多创业团队入驻,东侧的良盛大厦开始热闹起来。

    现良生楼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8楼6号至11号是联创团队的办公室。这就是以海豚浏览器创始人杨永志为代表的机械工程学院。对IT有浓厚兴趣的人有13人。由学生自发创作。随后的几年,建勋何斌、季贤吴元等一批人从那里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的创业明星。

    肖红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想到什么就马上做出来。大一时,他加入了被称为“极客”的合资团队。加入社团有极其严格的标准,这对肖红来说并不困难。

    2011年,他参加了高考。华科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99分。肖红仅多得一分。作为外省的学生,他列出了如何填写申请表,以确保自己不会被拒绝。一组算法。

    大三的时候,肖红再次萌生了这个想法,并对产品进行了升级。这个公众号教大家如何填写申请表,这让他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

    在联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发出新产品。那些设计和代码占据并重组了肖红的心灵,让他一度沉迷于自己的世界。 “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做事,从白天到晚上,我什至感觉不到其他人的存在。”

    也许孤独是所有程序员的天性和宿命,他们只擅长通过产品与世界和用户沟通。

    在校期间,肖洪祥作弊,不断制作新产品:基于校园社交的漂流瓶,可以查看天气、自习室、成绩等功能的微信公众号,还有“微信墙”。这些产品大多围绕学生的需求,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

    《微信墙》是肖红最满意的作品。它可以利用指定的微信公众号,在大屏幕上发布一些关键词和用户想说的话。在之前的大型活动中,这个功能都是由腾讯赞助的,但当年的毕业晚会上,这个产品得到了腾讯的认可。 “他们说这个产品比腾讯的墙好三倍。”

    做“酷”的产品一直是肖红对自己的要求。 “做产品有点像开一个游戏厅,创造一个很多人在里面玩的环境,这让我很开心。”肖红说。

    和前辈一样,肖红毕业后选择了创业。这对他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一学技术,大二做产品,大三组建团队,大四创业。”肖红总结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

    事实上,“创业”已经成为新一代华科男人的潜意识。他们甚至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准备着将来自己创业。 2014年,华科所在的武汉启动大学生创业铜牌计划,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定向孵化和支持,还开设了大学生创业专区。

    2015年,大学生创业达到顶峰,以华科为代表的年轻创业团队集体涌现。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成长轨迹,你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有趣的是,在华科的创业者圈子里,最初几年,他们集中在剑桥泉和巴黎堂两个住宅区,与华科仅一墙之隔。这也被视为大学集体生活的延续。在这个社区里,你可以数出一长串名字:萌萌郭烈、情书付小龙、简寻何斌、森国黄铁森……

    创业后,整个团队仍然专注于小红开发的产品。很长一段时间,肖红是团队中唯一的产品经理,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

    延续学校做产品的想法,他开发了一款匿名社交软件。虽然数据不错,但他找不到商业变现的方法。后来他又以校园为基础创办了一个二手交易平台,但依然陷入了同样的困境。首笔融资被多次消耗后,肖红再次陷入焦虑。

    同样感到困惑的还有想把3D打印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吴凯华。

    大三时,他去美国校园交流,第一次看到美国学生在图书馆制作3D打印机。当时,3D打印技术在中国还不为人所知。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很震惊,“如果以后技术进步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第二台计算机呢。”

    这几乎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他直接考入华科材料学院3D打印系,并成为3D打印队的队长。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2015年3D打印在中国开始流行,人们对这项技术充满期待。用于文化创意领域打印玩具或定制头像。但新鲜感过后不久,它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种坐过山车的感觉让吴凯华很沮丧。更让他失望的是,前几代前辈中,从事这个专业、找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没有合适的工作,这个领域就太小众了。

    他去看望了还在从事这一领域的师兄。在他的工厂里,3D打印被用于极小的行业。 “普及起来很困难”,师兄说,但吴开华仍然没有放弃。

    “当你不了解它时,你会认为它很高端,但真正了解它的人会看不起这项技术。”吴凯华说。目前,3D打印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他知道,要想普及,就必须落实到民用领域。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印花鞋。阿迪达斯于 2012 年推出了首款 3D 打印鞋,耐克等品牌此后也纷纷效仿。 “作为鞋子的高附加值补充,鞋垫是最合适的切入点。”谁可以定制鞋垫?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拱门的孩子。有了这个思路,创业就有了一个大方向。

    当开始研发时,吴凯华再次与自己“较量”,“这样一来,3D打印就成为了医疗领域的产品,这真的是我想做的吗?”

    2014年和2015年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佳时期。原本默默无闻的华克南,获得了新的舞台。科技成为他们创业的利剑。他们通过技术和产品实现自我,表达个性,但同时也迷失在技术之中。 。

    5月18日,在猎云网举办的“武汉创业创新峰会”上,姚欣再次站在了讲台前。十年后,他的身份从企业家变成了投资人。

    十年来,PPTV经历了三个漫长的周期,背后也经历了很多磨难。

    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_李玲玲创业故事_李玲玲公司

    2004年,除校园外,其他地方都是拨号上网,最高网速只有512K。在这种网络下,无法承载视频业务。 PPLive诞生太早,姚欣只能通过讲故事来筹集资金。

    2006年和2008年,央视希望利用姚鑫的技术来支持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转播,公司开始转型为提供技术的to B公司。

    2008年以后,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过4亿,占人口的30%-40%。随后几年,PC上网全部实现宽带化。姚鑫意识到,这个阶段必须转型为一个to C、面向用户的企业,从这时起PPLive就变成了PPTV。

    “如果只是从技术开始,那么最大的问题是,坚持十年,这件事就可以解决。但问题是,十年后你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姚辛的话触动了每一个华克南的心。

    李玲玲创业故事_李玲玲公司_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

    现在奇物科技CEO杨晓庆的办公室已经搬了好几次了。他更喜欢现在的环境。虽然面积不大,但他特意在入口处划了一小块区域,专门用来停放自行车。旁边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不断前进,只因专注”。在杨晓庆的团队里,几乎每个人都是骑行爱好者。

    如何评价李玲玲的创业经历_李玲玲创业故事_李玲玲公司

    2012年,杨晓庆从工作了8年的华为辞职,回到了武汉。他找到了华科的同学耿玉印和陈坤,三人约定一起创业。

    起初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杨晓庆在上班时间加入了自行车俱乐部。为了锻炼身体,他每隔三两天就开始骑行,每次骑行80到100公里。

    骑自行车时,杨小青想记录一下自己的骑行数据,却发现当时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一款国外的自行车手表卖到了1500元。当时,他的自行车才2000元。他咬咬牙,把手表买了回来,拆开零件,自己想了想:“很简单,自己做吧,卖五百,应该会有人想要的。”

    30平米的小办公室里,只有几张办公桌、电脑,也就4、5名员工,所以团队就这样成立了。

    杨晓庆认为,在数据记录方面,GPS车表是现阶段最具优势的产品,包括GPS轨迹、速度、海拔和坡度数据,准确、全面。他的计划是在半年内开发出该产品,然后在市场上进行测试。

    但他显然低估了创业的难度,“我们当时在想谁会在下雨天去骑自行车。其实对于职业自行车手来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产品的防水性能并不是基于现实和实际情况。”走了很多弯路”,杨晓庆说,他们开发第一个产品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这三人都不是职业自行车手。对于研发经理陈坤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问题太多了。最初,产品经常死机,PC软件有问题,用户无法上传数据。”没有像样的检测。装备,遇到问题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一次,一位乘坐川藏线的用户来找陈坤,因为路上充电不方便,建议提高产品的续航能力。 “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骑行的故事。 “在极端情况下,强烈的震动会导致手表内屏碎裂。”这种骑行精神感动了陈坤,他收集用户反馈,逐步升级产品,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认真的骑行爱好者。

    “产品中有很多小细节需要你自己去了解,比如防眩光屏幕,在户外强光下很难看清屏幕。与手机自发光相反,我们依靠太阳的反射光。”陈坤说。他很享受骑行的那一刻,身体被微风吹拂,心也变得自由。

    经过几年的积累,2017年,这款GPS手表的销量达到了10万台,其中一半来自海外。

    做完最后一个项目后,肖红陷入了长期的反思,“产品应该是一台满足用户需求、能自己赚钱的赚钱机器”。基于对微信的深入了解,他打造了一款针对微信运营商的工具——易办。使用小插件,您可以轻松完成微信布局、照片编辑、查找资料、回复消息和查看数据。

    去年,他带着自己的新产品参加品玩黑客马拉松比赛并获得第一名。这也引起了真格基金的关注,很快团队就获得了首笔融资。

    大约在同一时间,在拜访了专家和投资机构后,吴凯华得到了新的启发。 “3D打印只是生产鞋垫的一种技术手段,最终是为了让用户获得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他重新定位自己,并将该项目命名为“Fitter”。现与大品牌鞋厂合作生产鞋底,成为B端定制服务商。

    “行业先锋很少有人,但未知的事物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吴凯华说。

    启明学院七楼,一整面墙的《英雄》告诉你,著名的滇队就坐落于此。 《英雄之页》中的编号001是刘宇,正式队员编号是D617。

    华科电信系一年级学生黄涛,个子高高瘦瘦,正准备接受团队考核。现在他仍然是预备队队员。每隔几个月,项目组成员和导师就需要对他进行一次评估。每个人通过后,都会有一个正式的序列号。

    “这代表着对我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无论走到哪里,兄弟姐妹们交换号码,都会有一种亲切感。”黄涛说。

    2003年,华科电信系教授刘宇创立并组织了孵化团队,聚集了一批学生创客。在大学普遍缺乏创业精神的环境下,刘宇扮演了“硅谷式”创业的“保姆”角色。 15 每年孵化超过 50 家公司。

    华科校园内有各种创新社团,如点队、冰岩工场、联合创新队、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等,这些不再只是学生的兴趣组织。他们已经成为学生创业者资源交流的平台,成为学生创业者资源交流的平台。资本进入的渠道。

    德讯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曾立青曾承诺,只要迪安团队两名以上成员联手创业,并经刘宇先生推荐,他将提供无条件天使投资100万元。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投资人来华科找项目,感觉就像在中关村创业街一样。去年,刘宇从点团队退休,创立点石创旭,致力于将更多华科校友带向外界。 “现在所有的商业模式都需要拼爹、拼资源,我们在华科拼的是技术,这也是我看好这些学生的原因。”刘宇说。

    作为华科校友,姚欣每年都会回到学校为团队成员讲授“科技创业”课程。 “我们20、15年前就处于这种情况。我们为自己所走的路付出了足够的学费。我希望与这些企业家分享我们在当今科技领域的经验和教训。”

    华科校友延续了前辈帮助后辈的传统。严庆华早期的创业团队为他提供了办公室,很多后辈加入了他的创业团队。 2013年,颜庆华及其团队开发的图片社交应用软件进入欧美市场并实现盈利。他花了100万元回购了自己早期捐赠团队的股份,以偿还“一桶水”。 “武汉当地的投资机构相对保守,创始人前期很难获得资金支持。迪安团队成员出来后,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创业的后辈。”刘宇说。

    据刘宇统计,近三年来,华科系校友共创业项目158个。在今年福布斯发布的“2018亚洲30位30岁以下青年”榜单中,李小雅、孔淼、徐欢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沿着前人的道路,新一代华科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发现人们的需求,尝试用技术一点一滴改变世界,在无数个敲代码的暗夜中取得积极成果。

    2011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华科启明学院405教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老师是被誉为“微信之父”的华科男张小龙。讲座在清脆的步枪射击声中开始。 “在《Shake It》的过程中,屏幕上会出现大卫的裸体雕像。这对男孩来说还好,但如果是女孩,她就会看到大卫的裸体。”对于张小龙来说,如此轻松的演讲在长达50分钟左右的内部讲座中,互动十分默契,无论多久彼此都无法认同,都会有一种陌生感。瞬间破碎。

    正如海豚浏览器创始人杨永志在华科毕业典礼上所说,“我们华科的学生低调、不善言辞,但他们的内心却时常汹涌澎湃,有着改变世界的野心。”

    -结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648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