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国国家足球队
1911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发起成立“远东体育总会”。足球已成为远东运动会上为数不多的比赛项目之一。二战前的1913年至1934年,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尽管当时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但中国足球和中国国家足球队却取得了无上的辉煌。
民国时期,中国国足参加了两届奥运会(1936年和1948年),但都在首轮输给了对手,失去了晋级机会。 1936年,他们0-2输给了大英帝国,1948年又输给了土耳其帝国。 。
应该说,当时中国国足的水平,虽然称不上世界强队,但在地区内仍然是一支强队。在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中,中国队包揽了除第一届外的全部九项冠军。当时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他们经常以四五球的优势获胜,击败日本足球队数十个。新年抬不起头来,日本媒体纷纷报道并感叹:“既已生余,何来生梁”。
那么,现代足球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民国时期的中国足球有多强呢?
“大辫子”足球队称霸上海
当西方列强打开近代中国的大门时,足球是最早进入的体育项目之一。 1860年左右,居住在上海的西方人开始了足球运动。 1867年,外国人在洋枪队的保护下,在上海租界成立了足球俱乐部。当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水手和商人一起踢足球时,中国人民会远远地观看这西方的景象。
后来,教会学校引进了外籍教练来教中国学生踢足球。上海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于1902年成立“大辫子”足球队,呈现出横扫千军、无人能敌的气势。不久,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于1896年创办,建校之初就宣布“体育课中西课程并重”。 1902年,南洋公立学校足球队成立,并与圣约翰大学合作。该足球队被誉为“上海双雄”。
唐文治,南阳公学校长,清代进士。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在白刃战中所展现出的纯熟军事技巧,让唐文治大为震惊。他极力推广西方体育和中国武术。据说,一首流传于南阳公学足球队的著名足球歌曲是唐文治亲自创作的:“南阳,南阳,同学们精神抖擞,用嘹亮的声音唱着足球歌。看!我们的十个足球。”学校里的将领个个受过良好的教育,道德高尚,体力强健……当他们全力以赴的时候,个个精力充沛,无愧于我国扬名立万。”
对于南阳公立学校校长唐文智来说,足球比赛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每次有比赛,唐文治都会亲自宣布:“今天下午我们学校和圣约翰学院踢足球,各高中(高中是大学,初中是附中)停赛一天,让他们去加油,希望大家好好发挥,为学校争光,我寄予厚望,唐校长。”
唐文治亲自督战,带领数百人乘坐专车来到赛场,组织拉拉队敲锣打鼓,拼命呐喊。学校附近的居民甚至其他城市的球迷都前来观看比赛。由于还是清朝末期,队员们的后脑勺上还留着闪亮的大辫子。游戏开始时,辫子绑在头上。但绕了几圈,辫子就散了。比赛太紧张了,根本没有时间调整位置。争球时,辫子甩到对方脸上,留下一道血痕。
有一次,一名南阳后卫在逼抢对方时,被辫子击中。他痛苦地捂住了眼睛。对方前锋趁机射门,取得领先。裁判判定对方赢得球权。唐文治不服,亲自交涉。裁判说:“没有关于扎辫子的规定。”唐文治说道:“如果扫描我们球员的要害,就应该算犯规,让我们罚球,否则就太不讲理了!”裁判坚持自己的意见,南洋输掉了比赛。回来,队员们垂头丧气,校长唐文治竟然抱着头哭了。
学校成为中国足球发芽之地
圣约翰足球队和南洋足球队自1902年首次举办公开赛以来,每年都进行比赛。两所学校已成为上海足球的领头羊。在他们的带动下,枝江、沪江等大学以及吴淞商船学校、徐汇中学、求是中西书院等学校也相继成立了足球队。
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由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的足球精英组成的上海足球队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热情。尽管他们以0-1输给了香港足球队,但他们的拼搏勇气和精彩球技仍然赢得了球迷的称赞。
民国成立后,上海足球运动成为中国的霸主。这绝对与其足球体系有关。上海是最早实施足球联赛的地区,培养了一批批足球人才。 1913年,华东大学体育总会成立,有圣约翰、南洋、沪江、枝江、东吴、金陵大学等6所学校为会员。这些学校的足球联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足球的水平,涌现出许多闪亮的明星。
从此,中国足球开始走出国门,称霸亚洲。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前身)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这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并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就少有对手。从1913年到1934年,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除了首届获得亚军之外,中国队在21年里连续9次获得足球冠军。
在此期间,每当中国足球队与日本队交手时,往往会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让日本足球丢尽了面子,不得不感叹生逢其时。
一首永远载入史册的“绝唱”
当时的奥运会足球赛制与今天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被直接抽签参加淘汰赛。如果他们第一场比赛输了,他们就回家。首场比赛中国队对阵英国队。英国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支强队。然而,李慧堂和中国足球队却在亚洲享有盛名。他们在10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了9个冠军。带着这样的成绩,他们去参加了奥运会。欧美强国自然不敢怠慢,因此这场比赛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注意力。为此,英国王室专门向英国足球队发出了讯息,以鼓励他们。
1936年8月6日下午5时30分,中国队首次亮相世界赛场,在柏林康姆松体育场与英国队会师。比赛一开始,就已经了解了中国队强弱的英国队对李惠堂的严密防守,让他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绝技。上半场,中国队进攻凶猛,底线传中后得分。遗憾的是,被裁判判越位。
上半场两队0-0结束。中场休息时,在场的西方记者在广播中感叹中国队的非凡。下半场,双方互换位置再次交锋。由于连续不断的东南亚征战以及抵达柏林后的奔波劳累,中国队逐渐疲惫不堪,最终0-2落败,结束了中国足球的奥运之旅。说来惭愧,这也是中国足球迄今为止的奥运“绝唱”。
这届奥运会,“亚洲足球之王”李惠堂用球技震惊了所有人,但他拒绝了英国教练的留下来,毅然回国。
李慧堂带领的足球队帮助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坏名声
解说:192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足球旋风。从1915年到1934年,中国队在远东运动会上连续9次夺得足球冠军,从第2届到第19届。 8次,连续7次夺冠,被誉为“远东七连胜”。
那时的中国队在亚洲没有对手,中国人民对足球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1923年,18岁的李慧堂随南华足球队(微博)远赴澳大利亚。
当地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南华队球员排成一排。他们走进体育场时,瘦骨嶙峋,留着长辫子,活像吸鸦片的人。标题是《中国足球队明天首秀前瞻》。
中国队由李慧堂领衔。当看到报纸时,大家都很愤怒,摩拳擦掌,认为一定要击败澳大利亚队。在悉尼对阵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足球队的比赛中,李慧堂连进三球,获得了当地颁发的特殊金牌。澳大利亚报纸也用红色标题“亚洲足球之王李惠堂”。
这场比赛让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名声,也让李惠堂赢得了“亚洲足球之王”的美誉。李惠堂精湛的球技与他童年时期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
李慧堂在足球场上横扫日本队,让日本媒体震惊又愤怒
李惠堂1910年从香港回到家乡,小时候就喜欢踢足球。据老人回忆,李惠堂从小不仅喜欢踢足球,更重要的是,他努力练习基本功。李慧堂家里种了两棵。柚子树,柚子有籽的时候,李慧堂就摘下来,当皮球来踢。结果,李慧堂把两棵柚子树上的果子全部打垮了。打倒他们后,他用布绑了一个布球,当作橡皮球来踢。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慧堂被选为香港最著名的足球队南华队的主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能力特别好。他的卧姿投篮是一个很棒的技巧。 1923年,李慧堂被选为中国足球队主力队员,赴日本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日决战,他以5-1横扫日本队。此后,李慧堂转战香港、上海等地。在海外比赛中披荆斩棘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1976年8月1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全球足球杂志》组织了世界足球王大赛。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特凡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足球天王”。
李慧堂被香港球迷称为“球怪”。他身手纯熟,技艺高超,经常施展令人惊叹的动作。他有两个独特的绝招。一是他喜欢在距离球门三十或四十码的地方射门,而且不,他是在弓完全拉开的情况下射门的。他的投篮既准确又狡猾。另一个技巧是躺着投球。大多数人倒地后的踢腿总是不准,但李惠堂的俯射却如冷箭。箭头决定国家。
从1913年到1934年,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除了中国队的亚军之外,中国队在21年里连续9次获得足球冠军。 1923年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行。日本人认为他们有一定的胜利机会,并准备为过去的屈辱报仇。没想到,他们又以一比五落败。震惊又愤怒的日本媒体纷纷发出通告,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上海《申报》将日本媒体的头条报道回国,并将标题翻译为“中国足球铁军,十年连胜”。战胜日本的喜讯广泛传播,使中国足球队成为亚洲体坛的“铁军”。 “ 标题。
中国队对阵日本队的不败战绩,也让自“甲午战争”以来一直被压抑的中国人民在赛场上松了一口气。足球也成为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最大希望。
中国足球称霸东亚20年,并于1936年首次进入奥运会。
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奥运会,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第一次。
第十一届奥运会于1936年8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华全国体育协会(以下简称“体协”)决定派出中国体育强项足球队参加本届奥运会。
国足队员选拔由“体协”主持,召集全国各省区优秀球员和华侨来港组建多支球队。经过十余次选拔,选出了三十多人的名册。随后对阵港岛英军队,最终确定22人。他们是:李慧堂、鲍家平、王继良、李天生、麦兆涵、徐亚辉、梁树堂、黄梅顺、梁荣照、谭江柏、蔡文丽、陈振和、李国伟、曹桂成、杨水怡、冯景祥、贾友良、张世元、孙晋顺、卓世锦、叶北华、郑继亮,国足领队容启钊、颜成坤,教练黄家俊。谭江白,绰号“谭邦头”,出生于广州。后来效力于香港东方足球队,也是香港著名歌手谭咏麟的父亲。
国足22人入选后,在港岛与英国陆军联队和香港联队进行了两场练习赛,分别以4:0和7:1获胜。随后国足北上上海,又打了三场练习赛。首场比赛他们以6:1击败葡萄牙商会,第二场比赛他们以2:1击败西班牙足协冠军法国商会,第三场比赛他们对阵西班牙足协。这是进入混合队之前的最后一场国内练习赛,他们以2:3落败。
当时政府只承担了球队奥运会的部分开支,还差5万港元。与当时的足协商量后,我们提前两个月去东南亚国家演出,用门票赚来的钱抵扣了5万港元。差距。足球队决定提前出国,途中进行一系列客场比赛,既可以热身、训练球队,也可以赚取收入,弥补资金的不足。
5月2日,国足从上海出发,途经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他们与各国球队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23胜4平的成绩。同时解决了中国奥运代表团前往柏林的旅费问题。
爱国主义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各地侨胞购买门票为祖国运动员观看、加油,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支持祖国运动员,使球队获得足够的门票收入;海外华文报纸频频报道球队的表现,并给予不少好评,全体队员深受鼓舞。
两个月的旅途中,从领队到队员,都为了省钱,住的是最低的舱位,吃的是最经济的饭菜,住的是最便宜的酒店,甚至睡的是地板。因为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赛后与欧洲强队进行比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7月20日,中国足球队抵达柏林。外界都看不起中国,更何况奥运官员呢。就连奥运工作人员也没有前来迎接中国队,也没有为中国队安排训练场地。无奈之下,国足只能在住宿处进行简单的活动。
奥运会足球比赛采用淘汰制,抽签结果为中国队对阵英国队。英国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之一,技术和身体素质都非常出色。中国队虽然明知获胜希望渺茫,但他们并没有气馁、怯场,而是努力争取胜利。 11名球员竭尽全力,奋力拼搏,频频进攻,让对方门将数度惊出一身冷汗。
当然,英国队也不甘心落后。中国队在门前也多次陷入险境。依靠全队齐心协力,追击拦截,一次次化险为夷。上半场双方0:0平。
下半场开始后,中国队逐渐处于下风。一方面是他们的技术不如其他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走遍了水陆万里,一路上打了几十场比赛。抵达柏林后,不少球员的伤势还没有完全康复。下半场的高强度对抗,体力必然会显现出来。下降,攻防节奏变慢。在英国队的强力进攻下,他们最终连丢两球,惨遭淘汰。
虽然球丢了,但仍受到当地舆论好评,称中国队个人技术好、协调性好,但输在体力和速度上。
本着向欧洲强队学习的目的,中国队离开奥运会后,先后出访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国,并打了9场友谊赛。比赛结果为1胜3平5负。其中,对阵英国强队伊斯灵顿队的比赛,双方势均力敌,让对手和观众刮目相看。比赛消息登上了报纸封面,称赞“中国队踢得非常好”,伦敦市长也出席了告别宴会。
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奥运会。虽然他们没有获得奖牌,但他们的斗志、精湛的球技、勤奋的态度赢得了赞誉和尊重。可以说,他们虽败犹荣,可谓中国足球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笑话——这几天在俄罗斯“世界杯”足球比赛中,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些有趣的帖子,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我是集中发的。
1、前天足球比赛结束后,普京安慰沙特王储:请不要太当真。我们是老朋友了。中国有句老话“大海有知己”……沙特王储:别说了,我知道下一句是“天涯5对0”,你还客气了我。
第二,足球比赛与明星有直接关系!与C罗退役一样,巴西足球已经8年没有复苏;齐达内退役,法国足球12年未复苏;巴乔退役,意大利足球16年未复苏;克鲁伊夫退役,荷兰足球20年普斯卡什退役已有多年,但匈牙利足球30多年仍未复苏;高球退役了,中国足球却一千多年没有复苏……
第三,巴西已经不再是四年前的巴西了!德国已经不是过去的德国了!一支真正强大的足球队应该是非常稳定的!放眼国际足坛,也只有中国队能做到这一点!今天的中国队还是当年的中国队!看看世界各地吧!没有哪支球队能像中国队那么稳定!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豪华,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叫豪华!中国足球30年专注于输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我们不进球,我们只是足球的搬运工!难道你不知道特仑苏牛奶是中国足球队的专用补给品吗?
第四,我刚刚发现这届世界杯不会有美国和中国,现在才知道“美中不足”这个成语的由来,说明古人已经看透了一切。
5、中国确实强大。中国人不做踢足球这种累人的事。他们请欧美人为我们打球:喝冰镇啤酒,撸串,看那些外国人在场上拼命为我们表演。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孙子们都累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