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布局
在工具栏上设置固定宽度和高度
背景可以设置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片和文字
并制作自己的模板
继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16万人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的计划。在此背景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孙星阳教授撰文,系统阐述了他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文章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策略是系统建设、坚持就业导向、消除发展主要障碍、专业融合、校企合作、发展壮大。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完善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
文章发表于《江苏高职教育》2020年第03期,高职教育理论专题。现将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摘要: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从应对生源变化转向教学和组织结构变革,聚焦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不断提高创新创业的水平和成效。创业教育。通过分析百万扩招政策的当代影响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策略是系统建设,这意味着坚持就业导向,消除发展主要障碍。障碍、专长融合、校企合作,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百万美元扩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战略
继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16万人[1]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的计划[2]。 2019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等14部门印发的《促进职业院校就业创业综合职业培训行动计划》指出,“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项目” 、退役军人、农民工、过剩产能分流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项目。 [3] 学界普遍认为,将高等职业教育扩容和就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结合起来考虑,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尚属首次。的发展[4],更是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赋能,将引发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新的定位[5]。成为推动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变革。
面对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和新职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响应“多管齐下稳就业、扩就业”的政策目标,从应对生源变化到应对教学变革和组织变革,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不仅是现在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课题,也是职业教育占据新地位的必由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在宏观调控层面讨论职业教育,明确把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类型的双重属性。
此次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最想解决的不是学历层次的升学问题,也不是生源问题,而是更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需求问题,即更高的质量问题。和更充分的就业[4]。政策效果预期为:短期内是通过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来稳定就业,解决当前特定群体的就业困难;从长远来看,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置于教育之外更广泛的政策之中。从这个角度出发,推动职业教育创新改革,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实现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作为解决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供给侧”,面临着新的责任和使命。首先要从政策层面准确把握百万扩招的当代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扩招100万人是为了“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升级,以高端制造业和新服务业为特征的深度融合。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工业比重不断增长,相应的经济结构必然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加复杂的技术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这一切都促使高等职业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结合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现实规律,科学分析区域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高职院校在发挥人力资源“蓄水池”作用的同时,还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职工转岗升级的“加油站”,促进高职新岗位的发展。教育。
此次百万扩招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招生目标的重要变化。此次扩招不再以传统学生为重点,而是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扩招政策的导向,使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成为稳定就业的“缓冲器”,也成为促进劳动力职业发展的“加油站”。面对生源变化,高职院校要在优化教育供给结构上做“加法”,在满足多元化群体教育需求上做“乘法”,进一步开放高职教育体系,对接区域终身教育系统。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供适合不同群体个性化成长的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密切相关。不仅要实现“失业者有工作,有工作者幸福”,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能成才”,使人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能力。哈钦斯在《学习社会》中写道:“整个教育体系的目的不是为工业提供劳动力,也不是教年轻人如何谋生,而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6]因此,我们必须从适应职业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需求角度优化教育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帮助“每个人都会发光”。
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归根结底是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劳动者。其原因既有从业人员技术落后、技能老化,也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推动岗位转移升级的能力不足。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加强全社会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和思想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创新教育注重对发展的整体把握,注重创新思维的发展;创业教育关注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7]。两者相辅相成,目标导向相同,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应有之义,也是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手段。新的生源、新的赋能,要求高职院校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定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8]。职业结构变化、新旧岗位更替是形成结构性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招工难”、“就业难”等“困境并存”的现象,反映出从业人员适应新职业和工作岗位转移的能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可见,无论是产业进步、就业扩大、岗位转移、升级,还是稳定就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行动者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即创新创业能力。 。
当前,高质量就业、解决人才结构性短缺已成为稳就业的主要方向。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9]。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自我调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促进就业的“原动力”。
自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开展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创业人才。但由于功利评价等因素,其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成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存在理念、制度、资源三大障碍。
一是观念障碍。创新创业教育功利观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观念因素。在大多数教育管理者眼中,创新创业教育是少数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行为,很难纳入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此外,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可以立即产生经济效益的商业教育活动。他们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职业品格的本质作用。他们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改进。
二是制度障碍。讲座、商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常用的形式。他们的受众范围很窄,只限于少数人。它们无法覆盖所有学生,有精英教育的痕迹。即使开设了创新创业教程等基础课程,也大多停留在通识教育和认知教育的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综合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做出系统的制度安排,为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资源壁垒。创新创业教育的体验性决定了它具有更贴近实践、更开放的资源需求,包括师资、教材、资金、场地等基础条件。作为关键要素,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其导师团队也必须能够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知识结构的要求。在教材选用方面,主要问题是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严谨性,特别是实用性不足。项目管理方面缺乏孵化机构,学生难以获得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专项资金和工作场所。
教育中的“获得感”体现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需求,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的体现。与传统学生相比,帮助非传统学生克服对“新职业”的恐惧,走出“再就业”的阴影,树立自我适应的自信,才是创新创业最大的“获得感”。创业教育。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获得感”的价值取向尚未确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满意度看,创新创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愿望的程度有待提高。受教育者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希望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未来产生应有的价值。同时,与传统学生相比,非传统学生对学习经历的要求更强。他们有更加务实、明确的发展诉求,而现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导向不足,有效的市场化转化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从渠道来看,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的课程大多为基础课程,实践层面大多局限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众创空间尚未实现与社会、企业的充分对接和资源共享。受教育者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相对单一,与非传统学生所期望的更加注重实践、市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去甚远。
第三,从评价机制来看,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往往采用考试通过率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量等较为直观的数字作为衡量标准,忽视非传统学生和传统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主动性。
新条件、新挑战下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问题。系统化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和方略。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消除发展主要障碍,将创新与校企合作融为一体,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途径。一种教育模式。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三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训短板。三是坚持协同推进,聚力培育合力[9]。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10]。其中,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的家国情怀要求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背景下,非传统学生拥有相对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选择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他们往往有“自己创业”、学习“赚钱的艺术”的现实需要,这要求很高的标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职业院校坚持培养有道德的人的初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和“育人”功能,引导受教育者在接受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教育。中学要处理好“德”与“财”的关系,用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匠精神”丰富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精神,端正创新创业态度,让受教育者可以进一步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就是“创造、服务社会、成就自己的事业”、“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从而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融合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首先,要整合跨学科课程,形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规律,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需求,在充分考虑阶段性发展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目标。有机耦合。非传统教育的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往往不能容忍纯粹的理论教学和灌输。这进一步要求教师成为既懂理论又懂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甚至是跨学科的“通科”教师。教学活动要多提供真实案例,多针对实际问题,多开展研究讨论活动。
从教育资源供给来看,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单一供给”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获得学习经验的强烈需求。高职院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将行业生产与制造、学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术研究与知识应用有机结合,将传统的“大锅饭”有机结合起来。 ” 风格 提供的课程统一成为多种选择的“自助餐”风格。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咨询指导体系。面对多元化的学生来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将普及教育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围绕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愿、个人现有知识和技能”开展全程教育咨询和指导。以及未来发展预期”开展三个维度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加强对受教育者选课、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课程,有效引导他们进行创新型学习。和创业活动来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水平。
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属性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终身教育理念,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领域和全过程,畅通创新创业人才流动。成长和发展渠道。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依托现有资源、设备、实训基地等,建设终身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即使受教育者完成学业后在未来的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困惑,也可以通过基地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
就高职院校而言,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建立校内外两个服务平台。
在校内,高职院校要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结合;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融入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建设建立“青年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和相应的硬件支持;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服务网站”等,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推介创新创业项目、加强信息交流、提供后续服务。
在校外,高职院校要主动调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变化,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积极融入地方政府创新创业促进计划、融入社会创新创业等。大学生承包就业创业基地等创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社会体验提高综合素质;选择轻资产、容易创业的专业,如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等专业,校企合作设立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型实验班,促进专业知识融合;积极推进专家人才库建设,主动邀请大企业创新研发人员担任创新创业课程兼职教师和创新创业项目创业导师。主动对接中小企业,依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所需资源的无障碍流动在体制内,形成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激发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百万扩招背景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强化教育主体的“在场”意识,变学校以往的“单主体”为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建立健全学校与企业教育资源共享。建立质量评价和共评等机制,引进企业双创项目,加快校企创新创业中心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创业精神。
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