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孩子的沟通不如母亲那么强烈。数据显示,妈妈们最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61.49%的学生选择“妈妈经常和我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 46.41%的学生表示“爸爸偶尔会和我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相比之下,父亲们更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40.66%的学生认为“父亲经常与我讨论自己的烦恼或烦恼”,这一比例高于经常与孩子谈论“学校发生的事情”、“与同学谈论”的父亲。 “关系”或“与老师的关系”,但仍低于55.03%的学生表示“母亲经常与我讨论我的担忧或担忧”。此外,88.2%的学生认为“我和母亲的关系非常亲密”,72%的学生认为“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亲密”。可见,家长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不仅关注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还包括他们的心理健康。但与母亲相比,父亲与小学生的沟通仍显不足。
家长注重“学业成绩”,轻视“文化生活”。调查发现,家长尤其重视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8.28%的学生反映“上周父母没有检查我的作业”; 20.21%的学生表示“上周,父母没有指导我做作业”。但在文化生活方面,26.47%的学生表示“上个月没有和父母一起去过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地方”,25.88%的学生表示“没有和父母一起出去看过电影或演出”。他们的父母上个月”。 、体育比赛等”可见,大部分家长每周都会参与督导孩子的学业,而部分家长则不注重带孩子参加文化活动。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41.9%的小学生积极表达“希望父母多关注我的学习情况”。
流动家庭亲子交流较少。与非流动学生相比,流动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亲子沟通少、亲子关系一般、家长参与少等问题。流动人口大多从家乡来到新的城市打工赚钱。在谋生的过程中,他们不能忽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因为自身的教育水平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业指导,可以将目光转向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父母与孩子日常沟通的频率。同样,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也低于独生子女。在二胎时期,家长要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感知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回应。
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检查作业的频率较低。如果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数据显示,社会阶层越高,父母经常陪伴孩子参加文化活动的比例就越大。例如,父母最高学历为“大学及以上”的学生中有16.69%表示“上个月与父母一起出去看电影、演出、体育比赛的频率为每周两次以上” ”。相比之下,只有8.65%的家长最高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学生表示有此选择。而且社会阶层越高,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越密切。例如,母亲受过19年教育的学生中有92.57%选择了“我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密切”; 70.40%的人说“我妈妈经常和我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62.42% 认为“我妈妈经常和我讨论我的担忧或担忧。”
调查中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高学历家长最不监督孩子的学业:父母学历在19年以下的学生中,有46.80%的人表示“我的父母几乎每天都来查看我的情况”。 ”。 “我的作业”,39.97%的人说“我的父母几乎每天都指导我做作业”;相比之下,父母受教育程度最高为12年的学生的相应比例分别为56.71%和47.41%。换句话说,只有高中学历的家长比研究生学历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业监督。
2、“有效陪伴”有利于孩子学业发展
不同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土壤,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特特征和鲜明个性的孩子。那么,亲子关系、父母监管等与家庭环境有关的诸多因素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研究团队在长期研究中发现: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日常沟通至关重要。亲子沟通越频繁,亲子关系越好,“高回应”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调查中发现,“家长经常和我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对于提高孩子的表现有最重要的作用;其次,“父母和我的关系越密切”“父母经常与我讨论我的烦恼或担忧”等因素也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对此,家长应采取“高度响应”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发展。
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调查结果显示,“亲近父母”对于防止孩子“打架”行为最重要,还可以减少他们的“卡课、迟到早退”、“说脏话、说脏话”、“打架”等不良行为。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 “家长经常和我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可以减少孩子“欺负弱小同学”的现象。 “父母经常和我讨论我的担忧或担忧”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说脏话、说脏话”。此外,“家长每周检查作业”的频率越高,就越有可能抑制孩子“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发生。从个体层面来看,优秀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长远来看,“家风”还可以带动“国风”的提升。这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水平,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家长过多的参与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具体来说,“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频率越高,对孩子的语文成绩影响最大;而“家长每周检查作业的频率”越高,对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影响。这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一致的。有的家长甚至为了每天陪孩子写作业、上补习班而放弃工作。即使父母不再有私人时间,也很难看到孩子的表现有什么成果。然而,有些家长几乎从不干涉孩子的作业,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很好。这似乎是教育的一个悖论。那些在孩子身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父母错了吗?
毫无疑问,父母的参与和投入对于孩子的学业发展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然而,“陪伴”和“有效陪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陪伴”的长短,甚至“陪伴”本身,都不能用来衡量父母的爱。首先,陪伴是付出努力的高质量陪伴,而不是简单地与孩子“呆在一起”,没有任何言语交流或精神共鸣。父母应意识到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并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其次,陪伴并不意味着父母过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过度干预和管理孩子的学习,比如经常检查作业、督促作业,不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相比之下,研究团队认为,父母应该积极投资于自我发展,通过实现自我成就为孩子创造更多机会,例如更成功的事业和更高的社会声望,并树立榜样。
3、“非认知能力”架起家庭教育与孩子发展的桥梁
为什么“反应灵敏”的家长更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过度介入孩子学习的家长存在哪些教育误区?其影响机制是什么?研究团队发现,近年来新兴的“非认知能力”概念连接了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在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非认知能力——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众所周知的认知能力通常被定义为智商(IQ)。相应的非认知能力是指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态度、行为和策略。这种能力对个人的学业成绩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水平等学业成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家庭资本、学校环境、教师教育、智商或学业测试等传统外部因素相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认知能力对于学业发展至关重要。被广泛接受的非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五”人格、自我效能、控制源、动机等。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能力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努力是相辅相成的。当一个人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时,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自信,把困难问题视为挑战,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另外,控制点又分为内部控制点和外部控制点。内部控制点是指个人认为事件的发生取决于他或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程度。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认为,事件的发生取决于个人因素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机会或命运。当个人认为自己拥有更高程度的控制力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采取行动、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并且更有可能成功。
基于《北京市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些孩子生来就是幸运的”、“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努力,因为事情永远不会有效”等外部控制类型。都不利于孩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拥有“我可以带领朋友一起努力”等人际交往能力和“我遵守团体活动规则”等学校适应能力,对于提高各科学习成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诸如“我可以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和“总的来说,我对自己很满意”等自我效能感可以显着提高数学和英语成绩。拥有“我可以带领我的朋友一起做活动”等领导能力可以显着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拥有诸如“在学校里,只要有机会我就和同学一起做事”和“我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事情”等合作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
研究小组指出,这些非认知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行为习惯。调查中发现,自控力强的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可能性较小。有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不太可能“说脏话、说脏话”、“打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基本上不会逃课、迟到早退、说脏话、打架。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方式
研究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和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具有较强的自控力、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并且这些能力的提高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反应灵敏”的父母通过培养这种能力来促进孩子的个人发展。亲子沟通、亲子关系对孩子的非认知能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越密切”、“父母和孩子经常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控点、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另一方面,检查作业或指导作业,会让孩子很难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孩子通过自我努力、反思来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孩子自己克服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自我效能。
此外,研究发现,童年时期获得的非认知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可以通过以后的训练来提高,还可以促进青春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成年后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与认知能力相比,家长投资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会更有效,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孩子的职业选择和更高的收入。
4、家庭教育应注重“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作为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机制,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应在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的共同帮助下,让学生不仅能在学业成绩上取得进步,更能从中受益。非认知能力的提高带来的其他有益效果。对此,研究团队认为,应借助多方力量,配合家长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完善教育投入策略,共同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是报名多种课外辅导。上课,最好是培养兴趣和特长。具体建议如下:
——家长需要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投资策略。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自身意愿来定位孩子的兴趣。在阅读写作、声乐、体育活动等众多兴趣和特长中,他们需要至少选择一项进行长期培养,从而提高孩子的意志。力量、自信、创造力等诸多非认知能力让孩子学会坚持,感受成长和荣誉,提高自我效能。
——家长班需要注重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教育家长了解非认知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展这些技能。非认知能力的形成有敏感期和关键期。一个时期能力的形成,可以增加下一个时期能力的获得。家长要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和资源,投入到孩子能力的培养上,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即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行动。
——学校应配备专业兴趣规划导师。如果一些家长不清楚哪些兴趣爱好最适合孩子,就容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连续给孩子报多个兴趣班,从而产生事倍功半的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兴趣评估,科学发掘青少年自身优势,提高孩子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探索。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杨娟、赵新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