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攻略问答
  • 如何找到最佳燃脂心率?有氧减脂效率提升的关键

    如果你每天坚持有氧减脂,但效果并不理想,或者你不知道自己练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效,那么你就需要测量一下自己的最佳燃脂心率。

    为什么要找到最佳的燃脂心率

    以跑步为例。跑得越快,心率就越高,跑的时间越长,消耗的卡路里就越多。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但人不是机器,身体有极限,这就带来了变数。

    如果你跑得很快并且心率很高,理论上你会燃烧更多的卡路里。但问题是你根本坚持不下去。跑一段时间就得休息一下,消耗的热量自然达不到你的预期。 。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_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

    如果速度太快,你就无法坚持;如果速度太快,你就无法坚持下去。如果速度太慢,心率就达不到脂肪燃烧的高度。因此,保持合适的心率对于减肥、燃烧脂肪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找到这个合适的区间呢?这就是所谓的“最大燃脂区”吗?要知道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两个概念: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当然,你还需要能够做一些简单的算术。

    静息心率

    这很容易测量。安静祥和的早晨,你沐浴着晨光,缓缓睁开眼睛,用手机设定一分钟,默默数着自己的心率,写下来,那就是你的静息心率。普通人的静息心率一般在55-70之间。

    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_有氧运动心率多少

    最大心率

    方法一

    男性最大心率=220-年龄

    女性最大心率 = 226 - 年龄

    这是根据文献[1]中记录的方法,但经过后续研究,误差为21bpm,比较大,可以作为参考。

    方法二

    205.8 - 0.685 * 年龄

    正负误差为6.4bpm,比方法1小。

    方法三

    206.9-年龄* 0.67

    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_有氧运动心率多少

    方法类似,只是计算近似值。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_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

    储备心率

    接下来我们计算储备心率。

    储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

    数了很多,有什么用呢?别着急,我们来看下图。

    这张图是储备心率和脂肪氧化率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储备心率的55%到75%之间,脂肪燃烧效率最高,所以我们只需要下面的公式来计算一个范围。

    最低最佳燃脂心率=(最高心率-静息心率)*55%+静息心率

    最大最佳燃脂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75%+静息心率

    上述两个值之间就是我们要计算的最佳燃脂心率区域。

    培训时长

    有了这个范围值就万事大吉了吗?不,不,不!当然这还不够。我们还要遵循减脂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30分钟以上,力争发挥最大效果。 30分钟是一个分水岭,减脂效果差异很大,所以每次运动要争取30分钟以上。

    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困难,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体力的恢复,慢慢就能从30分钟到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坚持下去。

    如果你练习了一段时间还是坚持不了半个小时,那就说明你跑错了。这个速度对你来说太快了。

    达不到“燃脂心率”就不能减肥吗?不然锻炼就白费了?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_心率有氧运动

    当然不是,即使多走一分钟,也会消耗更多的热量。然而,为了效率最大化,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换来最好的结果。

    效果是否明显,与你的心态有直接关系。如果你花费了很多精力却得到了很少的回报,你的心态迟早会崩溃。

    反之,如果效果很好,你就会一心一意地练习,无需别人监督。

    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多少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

    训练强度

    这点我们也要注意,运动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小川说,有些人的训练方式是“自杀式训练”。今天练完之后,他们就不管明天了,练一天,躺三天。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小川的标准,就是第二天不觉得特别困或者特别累。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

    有氧运动心率多少_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

    准确性和专业设备

    其实上面的方法只能是近似的,但小川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如果你有强迫症,可以买一些心率手表、心率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表现,还可以随时监控各项指标,让你的专业度提升1。

    体重过重的朋友要注意一开始不要运动得太剧烈,心肺跟不上,身体也承受不了。首先慢慢来,慢慢适应。减脂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到80岁的时候,你就是减脂老艺术家了。

    心率有氧运动_有氧运动心率过高还有效果吗_有氧运动心率多少

    写在最后:

    当然,跑步并不是唯一的燃脂运动。小川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要学会举一反三,思考总结运动健身的原理和要点,知道为什么要做、怎样做才不会受伤(敲黑板上)。明白了这一点,当你学习一些新的方法或动作时,你一眼就能看出它是否合理,是否是你自己的独家动作。

    建立自己的训练系统往往比囤积新动作更划算。

    (文/小川谈健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63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