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攻略问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广州市家庭教育新模式探索与亲子关系调查分析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正式实施,明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实施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从“家事”走向“国事”。

    近日,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南都教育联盟对广州市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如何在学校教育的有效影响下推广和建立家庭教育新模式,巩固家庭教育成果。 -学校男女同校。结果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本次调查问卷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5021份。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篇 父亲缺席?平等亲子关系成为主流!

    调查显示,在大多数家庭中,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家庭成员是母亲,占比52.81%。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父母比例为25.3%。父亲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家庭比例仅为8.6%。 %,甚至低于其他比例。可见,家庭教育的主体仍然是母亲,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较为严重。不少受访者提到,希望父亲能够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

    从与孩子的关系来看,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 15.9%的家长认为父母的地位高于孩子。 19.86%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唯一的亲子关系。在核心。同时,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是孩子的朋友,27.62%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孩子面前主要扮演严厉的老师形象。

    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了解自己的孩子,超过80%的家长认为在孩子心情不好时能够及时提供照顾和帮助。在关注孩子方面,27.51%的家长更关心孩子的行为,25.09%的家长更关心孩子的行为。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性格发展和情感状态,其中37.13%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大多数家长都认同与孩子平等的相处方式,愿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良师益友的角色。家长比学习更注重孩子品行和人格的培养,希望与孩子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多沟通、多理解孩子,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愿意帮助、引导。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当面对孩子犯错误时,近半数家长“让孩子自我保护”

    陪伴孩子的家庭日常_陪伴日常家庭孩子的感悟_日常陪伴孩子的句子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他或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能否根据孩子的特点应用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法,也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当孩子犯错时,什么样的批评最有效? 46.04%的家长选择与孩子“摆事实讲道理”; 43.55%的家长选择“与孩子商量,让孩子为自己辩护”;只有1.99%的家长选择“冷漠对待,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写一封道歉信”。

    据说,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广州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调查显示,29.19%的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讨论家庭问题,比如召开家庭会议”; 29.89%的家长“经常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社会劳动、家务劳动等亲子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长”。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感受最大的困难是“孩子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意见”,这一选项占35.62%。

    以上结果表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方法,对家庭教育有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能够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

    家庭教育聚焦:网络和心理问题成为最常见的家庭教育问题

    通过15000余份问卷,我们收集到了广州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面临的诸多困惑。移动网络问题位居榜首,占比53.01%。有家长认为,后疫情时代,很多活动和教学都是在网上进行,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电子产品,也给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造成了很多麻烦。

    除了手机问题,家长们对于学习指导也越来越焦虑。调查显示,34.23%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指导和规划让他们感到困扰。

    从家长的反馈中,我们还发现,“沟通”、“陪伴”、“心理”等词语也成为反馈中出现较多的关键词。不少家长反映,由于工作原因,很难找到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缺乏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了解不多。希望学校能为家长提供这方面的讲座。

    当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家长有多种渠道寻求帮助。 “通过教育书籍求助”、“向学校老师求助”、“向其他家长求助”、“通过网络求助”分别占比53.45%、52.37%、42.71%、35.16%,而11.62%的家长则表示“没有寻求帮助”。

    陪伴日常家庭孩子的感悟_陪伴孩子的家庭日常_日常陪伴孩子的句子

    家庭教育需求:98.25%的家长愿意参加学校家庭教育课程

    家长对家庭教育有哪些需求?问卷独立反馈中出现最多的词仍然是“学习”。此外,提取的“学习”关键词中有近三分之一来自家长对自己在家教育和学习不足的反馈。 55.8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最大困难来自于自己缺乏教育知识和知识。正确的方法,希望能得到正确的帮助。

    80.64%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门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 51.16%的家长表示正在学习相关知识,46.91%的家长表示想学习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缺乏正确的渠道。因此,98.25%的家长表示,如果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他们会积极参与。

    家校同校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数据显示,“多陪伴孩子,与孩子有效沟通”占80.32%; “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学校相关工作”“开阔孩子视野,加强亲子阅读,多参加社会实践”“适当减轻孩子负担”,多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占比较高,分别占比66.44%、65.73%、54.38%。

    家庭教育供给篇:家校社区协作,多元化引导家长回归理性教育

    南都教育联盟从教育部门获悉,针对家长的困惑和辅导问题,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实施办法。

    自2021年国家提出“双减免”以来,在教育领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在“双减免”背景下,家校社会应形成怎样的良性合作?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依法抚养孩子”?

    一是政策引导。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新时代加强学校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家访指南》。

    二是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专业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全市共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15个。

    三是普及引导。在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方面,广州市教育局还编制了《广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和《广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 ”(家长和老师系列)。

    四是推动活动。响应“双减”政策,如何减负、提高质量,打造家校社区协同教育共同体,我们与学校联合举办了“2021校长论坛”和“2021家校共育沙龙”省市媒体,邀请高校领域教育专家、一线中小学校长、教师、家长代表、部分知名媒体人代表参加论坛,对《教育大纲》进行宣传解读。 《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庭教育“双减”方向。

    第五,课程支持。通过“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双减’家庭教育问答”,梳理家长关心的“双减”相关热点问题,并邀请广州知名家庭教育老师工作室广州从不同角度解答问题;重量级推出“羊城教育学校”系列微视频、“羊城家校学校”等。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分开。任何环节缺失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针对如何让家庭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南都教育联盟项目调研组提出四点建议:

    优质丰富的课程需要共建共享

    调查发现,多数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过高,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转变为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身体和精神上。他们也从过度关注学术转向关注心理学。身体健康,注重人格培养,亲子高效沟通。建议学校主动打造优质家庭教育立体课程资源,通过多渠道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供家长进行个性化选择。

    增加父亲对教育的参与

    调查发现,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超过一半的家庭中,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而只有8.6%的家庭,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建议父亲增加对家庭教育的参与,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学校有意识地开设一些家校共同教育活动供父亲参与。

    家庭休闲生活需要丰富

    陪伴日常家庭孩子的感悟_日常陪伴孩子的句子_陪伴孩子的家庭日常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家庭文化生活和高效的亲子交流活动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调查显示,通过娱乐进行教育的家庭比例并不算太高。建议家长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多创造一些家庭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加强家校沟通合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扬长避短,相辅相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他们应该扬长避短,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家长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学校要建立畅通的家校沟通渠道,关注家长需求,培养教师良好的家校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互相尊重、配合、协调、沟通、及时帮助,孩子才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名师工作室指导

    在家庭教育最受关注的十大话题中,广州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将一对一解答问题。

    1、如何避免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2. 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吗?

    3、父亲应如何有效“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4、如何科学引导孩子理性对待网络和游戏?

    5、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内心和意志?

    6、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7、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

    8、与孩子发生矛盾时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

    9、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0、如何引导孩子读书?

    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本次问卷调查提炼出了家长最关心的十大家庭教育问题。针对这些焦点,南都教育联盟将邀请家庭教育大师工作室名师一一给出解答,并将持续在南都教育、学校探索者公众号上发布。

    策划:李阳

    协调员:尹来友、玛尼梁艳艳

    执行/撰稿:南都记者梁艳艳、实习生谢楚如、孔志玲、林新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530.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