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储蓄不再代表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信用社会。即使你没有几百万美元的债务,你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因为有债务也没关系,只要钱能流动,或者被资产或金融产品取代。能够继续升值,这样的未来才算有保障。
所以大家提出的存款可以作为一个标准,但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标准。它反映了一个家庭在银行有多少闲钱用于日常开支、家庭应急和流动资金。每个人的量化标准都不同,但如果一个家庭能有30万左右的闲钱,生活就会比较有质量。
但真正能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是资产,包括房产、商店、工资、教育。在很多人看来,教育水平似乎与家庭生活水平无关。谁说贫困家庭不能有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但“穷家出身的富家子弟”毕竟是少数。在中国家庭的观念中,如果有什么东西像房子一样重要,那么一定是教育。教育投资从来都不是节俭的。如果你可以选择第一个,你就永远不会选择第二个。所以,我个人觉得能负担得起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其实是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更准确地说,是衡量家庭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重要标准。毕竟,教育可以说是家庭最重要的投资。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什么样的家庭才算小康家庭呢?结合近几年的房价情况,或许如果你在工作的城市拥有一套房产,且房贷占月收入的50%以下,就可以算小康家庭了。因为这意味着在有生活保障的同时,每个月都能维持高质量的生活开支,并为未来孩子的教育和家庭应急储备一定的资金。
但这毕竟是理想状态。当我们回到现实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家庭并不多。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人口聚集在北方、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在这些地方,首付近百万,每月还款基本占到月收入的50%以上。这还没有考虑教育费用、日常开支和家庭紧急情况。脆弱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往往意味着任何意外开支都会成为这些家庭的“负债”。
由此可见房价透支国民经济生活水平有多么严重。所以只要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小康家庭大多有两种结构:
首先是父母有足够的能力。许多小康家庭的父母已经在大城市定居。由于这种先发优势,家庭可以更早地拥有房产,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我有一个朋友,祖籍是四线城市,但他的父母早年来到沿海城市当公务员。他的家三房一厅,市值几千万。我用积蓄作为首付给孩子买了一套二手房。虽然房子比较旧,而且是一楼,但是装修花了70万多。
第二是我的能力足够。事实上,2015年后房价的快速上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跳板。如果你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存下一笔积蓄,尽早下车,你其实就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
在这个底线之上,只要不出意外,未来会比大多数人更容易实现小康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