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课:创新改变生活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识创新的价值;在体验中国创新成就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具体的创新行为和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释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
知识目标
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创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密切相关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创新。
教学难点:创新的重要性。
2教学流程
1、新课程介绍
梅花开枝头,画眉回首栖息
2018年12月,在成都某小区,53岁的何先生和伙伴花了近4个小时在小区中庭的草地上“画”了一幅银杏新作——枝头腊梅花开,画眉鸟正在回头看。 。
老何是社区的绿化维护工。去年,他们的多幅“银杏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获得无数点赞。 “先做一些规划,用扫帚比较大小,画线,然后铺树叶。”做完后,他会去住所12楼一间闲置的公寓,站在窗台边仔细观察一会儿。快去修改吧。”
今年,老何创作了七八幅银杏画,如《运动健身》、《低碳出行》、《绿色骑行》等健康向上的“银杏画”。小区业主称赞老何“心灵手巧、创意十足”。
2、新课程教学
目标 1:体验创新
(一)从个人生活的角度理解创新
◆创新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1.活动——探索与分享 P14:通过四个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实例,营造创新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创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调动自己的创新体验、体验创新的乐趣。
对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您有哪些创意想法?您对创新的初步理解是什么?
提示:(1)学生自由回答。 (2)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不仅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具有独特性,有别于现有的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显示图表:
了解更多关于创新的信息
创新方式
它可以是“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一些东西”或“从某物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创新领域
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造创新
可能是灵感的闪现,也可能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创新主题
可以是个人、团体或集体
从创新方式、创新领域、创新成果、创新主体等方面进一步认识创新,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Tips:①方式:网购、外卖、分享等“无中生有”; ②领域:文化(《经典传奇》)、法律(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监察法)、科技等; ③生产:青年青蒿素的发现、克隆猴的诞生,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④ 学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创新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3.活动——探索与分享 P15:通过四个生活中的创新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创新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和情感体验,了解创新的内涵,明白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1)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创新故事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情感经历:这四张图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创新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了什么?
(2)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创新故事和积极的经历。
4. 总结:创新无处不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情感和情感体验,让我们克服问题、超越自我。
(2)从社会层面理解创新(创新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创新在知识、技术、制度三个领域的作用。
Tips:①知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②技术创新:高铁的速度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③制度创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进步。
(三)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
1.活动——探索与分享 P16:通过展示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创新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思考创新的价值,明白创新必须有正确的价值方向。
(1)展示场景。了解互联网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加精彩,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场景分享。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场景的感受,并进一步分析:这样的改变会带来什么好处?
(3)价值澄清。创新能否纯粹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创新一定要有社会价值吗?为什么创新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2.摘要: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而变得更加便捷、舒适、丰富多彩。
目标指南 2:创新引擎
(一)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释创新的作用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完成下表,了解创新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暗示:
以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18世纪
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的崛起
19世纪中叶
以电动机、内燃机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创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
德国成为工业强国
20世纪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
第三次工业革命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已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日本实现了经济腾飞。
以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输入新的
历史
时期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依靠不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向形式更加先进、分工更加精细、结构更加合理的阶段演变
2.活动——探索分享 P17:通过“我国古代科技发明你了解多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罗列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创新文化。
3.摘要: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二)从国际竞争视角阐释我国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1、材质展示:
我们还是要做传统的“中国制造”,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中国装备”。
——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市场,德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商业业态,实现共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我们可以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瑞士工业4.0”的对接,帮助双方走在数字化和“工业4.0”浪潮的前沿,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李克强总理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
结合以上材料和当前国际形势,了解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
2.摘要: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正在发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三)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
1、老师讲述:我国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过了历次科技革命,导致科技薄弱、国力弱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动力和强大杠杆。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才有发展、谋求创新才有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工业强、工业强的道路。经济强国的新发展道路将为我国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创造新的增长周期。
2.材质展示: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这将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发展动力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着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和经济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共同富裕的社会。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哪些理解?
3.摘要: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4.活动——探索与分享 P19:用深圳的发展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开放与创新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改革与创新紧密相连。
(1)收集有关深圳创新发展的图文视频材料,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关注材料:一方面关注深圳创新的进程和经历发展后的新改革举措现阶段的瓶颈;另一方面,关注深圳当前创新发展的表现形式,包括试点社区制度改革、网上商事登记等行政制度改革、投入培养创新人才等。
(2)思考、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深圳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深圳面临哪些挑战?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果?
提示:总结深圳创新发展的原因:从外部因素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有国家政策支持;从内在因素看,正是深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凝聚了一股“改革永不止步”的力量,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人才。
五、总结:(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呼唤改革创新精神。 (二)改革通过不断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 课程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创新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改革创新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3 黑板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程主要围绕创新,体验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关注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感觉很容易接受,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很容易理解。要了解创新的重要性,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例子,比如深圳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