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抓住重点,防止“松动”。主题党日的主要目的是深化党员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而有的分支机构无法保证定期、无法保证人员按时参加,活动内容松散。紧紧抓住支部书记这个关键,支部书记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必须有效压实责任,严格监督考核执行压力,倒逼支部书记提高思想认识,抓好组织活动。同时,推动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明确主题党日活动的参与对象、实施主体、时间安排、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等基本要素、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怎么开展、怎么开展,取得更加明确的效果,校准党员参加主题党日的“生物钟”。前期要合理分配任务,鼓励党员主张,确保每个党员参与其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活动方案,确保支行“主题党日”办得踏实、踏实、有效。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汇报做好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精准话题、丰富载体,防止“随意”。主题明确是主题党日开幕的前提,但部分支部对此重视不够,活动主题随意,工作缺乏聚焦重点。它往往只是“随机的学习文档和口头交流指令”。党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党员的参与率,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有机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笑话”。这不但有利而且有害,更谈不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每月主题要紧紧围绕党的“五大建设”,跟随上级党组织节奏,围绕近期重点任务确定,突出内部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力。聚会。每月活动计划充分征求党员意见,增强“主题党日”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同时,要坚持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根据不同主题,创新活动方式、活动方式,灵活运用专题讨论、主题讲座、案例分析、出面演讲等方式。投票、群众帮扶、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激发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强化了党员理论、业务学习和服务意识。
融合业务,丰富内涵,杜绝“场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就是要不断强化党员意识,提醒党员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党的宗旨使命初心,增强党员对党的纲领和思想的认同。任务、责任的认同,并激励他们。党员的支持感、信任感、向心力。而有的支部仍然“见了面就走”,以为组织党员拍照“领证”,就好了。至于党员是否真正受教育、受启发,他们不问。在主题党日活动中,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立足规定行动,保持党日活动“党味”,鼓励基层党组织,将主题党日活动融入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家庭”、基层治理等日常工作中,动员积极参与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帮助村党员加强基层治理,发挥党建资源优势,促进业务发展。提高广大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积极性,凝聚强干事创业的动力,让主题党日的“营养”更加均衡。综合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2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