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科创板报》人形机器人参加职业足球赛事有多远?
近日,宇树科技推出了 G1 人形机器人的首个应用解决方案——宇树 G1-Comp,被誉为“为比赛打造的足球巨星”。
根据宇树官网的更新信息,G1-Comp 可以在足球场上做出奔跑、转身、转圈等基本动作。在视频中,G1-Comp 使用头戴摄像头精确定位目标足球,完成标准的推球。
在
与其他机器人碰撞后,G1-Comp 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此外,宇树 Unitree 还展示了 G1-Comp 在跌落到地面后自主爬起来的能力。
在性能参数方面,G1-Comp 的基础数据相比 G1 没有明显变化。据报道,G1-Comp 高 130 厘米,重 35 公斤,续航时间长达两小时,配备 25-45 个关节电机(G1 关节电机数量为 23-43 个)。
值得注意的是,G1-Comp 在头部的自由度和视觉能力上完成了一次重大升级,深度相机可以用头部实现 2 个自由度的 180 度视野覆盖。同时,G1-Comp 提供了强化学习框架和 RoboCup SDK 开发指南,其中包含三个 API:
视觉识别 API:内置 YOLO11 最新一代实时物体检测算法,提供丰富的场馆信息界面。
空间定位 API:通过单目几何定位和双目深度定位,提供精准的场馆位置信息接口。
运动控制 API:根据视觉检查结果、场地信息、游戏规则,为决策系统提供不同的运动控制接口。
事实上,在足球比赛中使用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并非没有根源。早在 1992 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 Alan Mackworth 等学者就提出了相关观点。然后,在 1997 年,日本名古屋举办了第一届 RoboCup(RoboCup Soccer Tournament),目标是培养一支可以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的机器人团队。此后,比赛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参赛团队和研究机构,成为机器人领域重要的国际盛会。
时至今日,用于体育赛事的人形机器人计划仍在推进中。根据 2025 年北京“两会”,北京计划在今年 8 月举办一场基于人形机器人的主赛事和一场基于人机交互的外围活动。其中,主要项目包括田径、足球、应用场景、综合技能等重大项目。此外,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计划于今年 4 月在北京亦庄举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2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