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攻略问答
  • 陈瑞美的康复之路:从双膝受伤到战胜心理病魔的励志故事

    2016年,陈瑞梅在单位组织的一次运动会中不慎摔倒,双膝严重受伤,需要手术治疗。由于恢复时间较长,效果并不明显。在长期忙碌的治疗过程中,她发现许多老朋友、老同事渐渐疏远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等无形或有形的压力,给她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她的精神压力突然增大,导致严重的焦虑和抑郁。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术后治疗和心理疏导,在亲友的热心帮助下,陈瑞梅没有放弃,在坎坷中逐渐重拾战胜精神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她想振作起来,重建一个坚强的女人。再次站起来。在克服和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的道路上,深圳市智障人士协会及其亲友成为了她强有力的支持者。

    培训日常技能生活心得体会_日常生活技能培训的对象_日常生活技能培训

    社会宣传和志愿服务

    1. 加入精协自维组织

    2019年,深圳市精神残疾人亲友联谊会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陈瑞梅还成为协会的自我倡导会员,并参加了首届“精英交流会”。此后,她决定用自己的人生故事为智障人士树立人生榜样,并呼吁社会对智障人士有更多的理解、理解和接纳。近两年,她积极呼吁保障智障人士平等就业权利,并在第二届、第三届“精英交流会”上发布相关行动倡议,服务群众超过400人。

    精英交流会联合倡议行动.jpg

    参加第三届“精英交流会”联合倡议

    2. 加入UFE志愿者团队

    培训日常技能生活心得体会_日常生活技能培训的对象_日常生活技能培训

    早在2019年,精协就举办了首届“精英发展营”,希望通过知识和技能发展活动为自我倡导者赋能,组建以自我倡导者为主的UFE志愿者团队。 2020年6月,深圳市心理卫生协会UFE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这是一支完全由智障人士自我倡导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陈瑞梅成为第一批加入的志愿者之一。同年10月,陈瑞梅与另外两名同行自我倡导者代表协会参加了广东省精神障碍协会“实用残疾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培训,并参观了广州市利康社区服务中心,了解了解“同伴支持者”项目。从广州培训回来后,在精协自维委员会的指导下,陈瑞梅和其他同伴志愿者开始积极筹划同伴互助服务计划。

    参加精协政策进万家培训.jpg

    3.社区政策倡导者

    2021年初,深圳市孕残协会“向万家家庭宣讲残障政策”暨亲友座谈会活动正式启动,并在全市10个区(新区)全面开展。活动采取线上自主参与、线上线下点对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深圳精协UFE志愿服务队的六位政策倡导志愿者围绕康复、就业、融合教育、独立生活、融入社区四个主题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作为政策宣讲者之一,陈瑞梅与另外6名社区政策宣传志愿者共开展了10场社区政策宣传志愿者活动,参与人数313人,线下(视频)参与人数147人,共计460人次。人次;通过向10区亲友发放《社会支持导航手册》,帮助他们从自身需求出发,以残疾人权利理念为指导,获得服务、福利、权利等支持,涵盖医疗、康复、社区、就业、教育、维权等方面。社会资源和政策信息。

    0e3068b3b089c7213955d2f9415a9a6.jpg

    作为政策倡导者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4. 能力发展和社区服务

    2019年至2021年,深精协先后举办第一、二、三届精英拓展营,根据自我维权者和志愿者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的技能和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训练; 2021年举办残障理念训练营、政策倡导者培训、UFE志愿者专题培训等,为UFE志愿者赋能,帮助志愿者更好掌握相关技能等知识技能。通过积极参加这些培训,陈瑞梅对残疾人理念和服务技能有了更多的了解。她不仅帮助亲友分享更多的政策和服务资源信息,还通过她的人生故事帮助了更多智障人士、亲友,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此外,作为一名自我倡导者和UFE志愿者,陈瑞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其他志愿服务。 2020年、2021年在精协组织的专题调查中担任研究助理,协助发放问卷、收集问卷信息、完成研究活动; 2021年3月,参加京协组织的“为爱守护”——心灵。残疾人政策解读会,作为志愿者,通过网络手段向人们普及教育残疾人相关的各种相关政策和社会资源信息,获取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源; 2021年9月,她与精学UFE志愿者团队接受远山街道职业健康的邀请,参加“Job-to-Job-Go”就业技能提升小组活动,与小组伙伴分享康复和就业话题。除此之外,陈瑞梅还多次积极参加智障协会组织的志愿者走访慰问活动,为其他智障人士服务,通过这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她不仅积极开展。社会倡导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参与,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培训日常技能生活心得体会_日常生活技能培训_日常生活技能培训的对象

    培养兴趣爱好,积极融入社会

    在个人生活兴趣和社区融入方面,陈瑞梅也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加入深圳市妇联后,她热爱生活,迅速启动了重新融入社会的计划:一方面,她利用残联、职业健康的康复训练平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地充实她。工作之余,他保持身心健康;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让自己真正走出家门,回归社会。她喜欢音乐、摄影、短视频制作,并积极参加各种日常生活技能培训

    2019年起,她加入龙城职医“梦飞龙城民乐团”,学习古筝、葫芦丝、扬琴等乐器,并经常与民乐团一起参加特邀演出;参加龙岗区残联组织的插花技能培训和美甲培训班等技能培训,不仅让她优美的旋律成为与社会沟通的载体,也给别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同时,她也懂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喜悦。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摄影,这是陈瑞梅最喜欢的,也是她付出最多心血的专业。早在2012年,她就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单反相机。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她每个周末都会邀请几位朋友出去拍摄和收藏照片。但她一直苦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摄影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几年来,通过残联、职业健康等公益组织举办的各类摄影讲座和专业摄影培训班,陈瑞梅有机会系统学习摄影,收获颇丰。摄影作品在省、市残联组织的摄影比赛中不断获奖:2021年,六幅作品入选集锦,参加龙岗区残联庆祝国庆三十周年协助残疾人和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四十周年画展展览活动; 2020年至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市残联组织的手机摄影培训班优秀作品奖;此外,作品《在深圳》荣获“2019深圳市残疾人艺术作品大赛”二等奖;作品《女孩》荣获“2020年第八届广东省残疾人美术作品大赛”“摄影组”三等奖。

    通过这些兴趣爱好,陈瑞梅可以更容易地接触社会,更好地融入大众。同时她也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让她陶冶了情操,获得了精神寄托。

    作品获奖证明.jpg

    今天,陈瑞梅很忙。她即将参加市残联、南联社区你点我送——客家山歌培训班、市残联主办的“残疾人手机摄影提高班”联合会文艺演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演出(葫芦丝和合唱团)。通过这些活动,她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从自我孤立、自卑转变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同时,她也深深明白,应该让更多的同伴也这样做。像她一样,积极融入社区,分享社会提供的保障和平等权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不懈努力才能完成。她也将在自发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深圳市精神残疾人及其亲友协会供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2039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