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会有很多无奈,谁也无法预测明天。 2019年5月18日,袁耀坤先生因医治无效在青岛突然去世,享年81岁。青岛市体育局老领导携遗体出席告别仪式。一位传奇跳高教练的一生戛然而止,他告别了永远爱他的亲人、朋友和学生。
努力奋斗,书写精彩人生故事
袁耀坤,1938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毕业于青岛市第二中学。曾获得第一届省运会七项全能比赛第一名。他是省队第一批参加我市全国体操比赛的优秀队员之一。 1954年参加省第四届运动会,获中学组单杠第一名,跳高第三名,双杠、自由体操第四名。 ; 1955年参加全国体操比赛。1961年毕业于青岛体校,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
袁耀坤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和国家特级教师、高级教练员、一级田径裁判员。 1979年,因训练成绩优异,被省委授予三等奖; 1980年被批准为中学特级教师; 1981年获“山东省优秀体育教师奖”;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他被授予“山东体育振兴”荣誉奖章。四年后,他晋升为青岛市体委副主任。 1988年被任命为高级教练; 1988年至1998年任青岛市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
袁耀坤为青岛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多次参加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收到。 1998年退休后,他不忘初心,担任青岛市民间体育协会名誉主席、青岛市海滨文化协会副会长。他积极投身群众体育事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袁耀坤与杜淑珍结婚后,和睦恩爱,育有一子一女。他们于1996年和1998年参加了两届国际海滩节婚礼。晚年的袁耀坤在床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的妻子近十年,堪称典范。
(青岛沙滩节第二排右六为袁耀坤)
袁耀坤是一位和蔼可亲、真诚忠诚、毫无架子的长辈。他的一生辉煌非凡,展现了一个运动员追求梦想的拼搏精神。他热爱跳高,长期在冬天游泳。他埋头苦干,潜心体育,努力培养人才,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故事。他在青岛十八中始终坚守初心,努力拼搏,事业蒸蒸日上。他带出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40多名学生被选送到省队和八一队,为全国各高校培养了100多名学生。
袁耀坤对徐殿平带领的刚刚起步的青岛沙滩柔道队非常关心。他协调时任四方区体委主任的戴新革多次参观他们的训练。他还为她们购买了8套柔道服,并与母校青岛十八中协调,为她们开办了业务培训之家,为柔道队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扎根基层,玉壶里有冰心
袁耀坤1961年至1964年在青岛合江路小学担任体育老师,他对学生充满感情,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一根细横杆是他一生的挚爱。他一次又一次地打败、打败对方。超越自我,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跳高运动员,在区、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由于训练成绩突出,1964年转入青岛市第十八中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 1984年,袁耀坤出任领导职务,朱海林继续完成未竟事业。闲暇之余,他仍然关注跳高项目,并利用休息时间指导运动员训练。
跳高是一项征服高度的田赛项目。它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和越过横梁落地组成。分数是根据横梁上边缘以上的高度计算的。它是人类毅力和勇气到达顶峰的象征。也有人称之为失败者的运动,因为在每一次比赛中,运动员从一个高度跳到另一个高度后,还要挑战新的高度,直到再也跳不动为止。每一次我都挑战对手,超越自己。
每届运动会,跳高都是运动场上引人注目的项目。它象征着决心、毅力、耐力和希望。运动员就像一只矫健飞翔的燕子。他举起双臂,一个优雅的靠近后,纵身跃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快速下沉,收回双脚,敏捷地越过了横杆。全场观众都惊呆了。欢呼声瞬间爆发。伴随着欢呼声,横杆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运动员们开始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跳高就是向梦想跳跃,把时代的强音敲在脚下。
不经历风风雨雨,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为了自己热爱的跳高事业,袁耀坤几乎走遍了每一所学校,在各个比赛场馆、训练场精心挑选人选,然后一步步潜心教学,一点一滴凝聚训练成果。他勤于训练,十分注重体能、技术、恢复和心理训练,特别是在育人、立德、成才方面。他既是训练上的严格教练,又是生活上的慈父,用严格和爱来培育和激励学生。
袁耀坤从学校开始业余训练,苦苦钻研了几十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忍耐力和坚韧,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他一边忘我地工作,一边沉浸在反复的轮回和极其枯燥的训练中。他每天精心指导队员们,夏天流下的汗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激励着队员们燃烧青春的火焰,勇敢前行,勇敢地跳过面前的横梁,期待着为每一次突破喝彩。胜利的喜悦。
袁耀坤扎根学校20多年。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本性。他为团队成员交出了优异的成绩,才华横溢,遍布全球。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他为山东队培养了吕思清、奚思松等一大批职业运动员。 20世纪80年代,山东队的跳高队员大多是他的学生。著名的有王伟、滕彦乐、贾应庆、苗彦川等;跳高第一队都是他的学生。这是一支典型的青岛队,成员包括王和民(部队跳高纪录)、王彦明、刘成顺、滕一乐、徐天生。上海体育学院有梁红秀等人。
袁耀坤的得意弟子王伟是一位国际运动员,现任山东队跳高教练。 1981年,她被袁老师选入青岛市第十八中学,参加全国学校传统比赛,获得跳高、铁人三项冠军。 1985年,她调入省队。 1986年,她以1.80米的成绩获得国家运动员称号; 1988年,她以1.81米的成绩获得全国锦标赛第四名;同年,她以1.83米的成绩获得首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第一名。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第二名; 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第三名、东亚运动会第一名、世界大学生竞赛第一名,多次获得全国冠军。
袁耀坤的大弟子滕彦乐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神速。 1978年,刚出道的他就以1.92米的成绩打破了省初中跳高纪录。 1979年,他加入省队,同年参加第四届全运会,以1.99米的成绩获得第五名,打破了省青少年纪录。 1981年,获得全国比赛第七名。 1982年,他在全国田径跳高比赛中以2.13米的成绩获得第五名,并被授予运动员称号。 1983年,参加中巴田径友谊赛,以2.15米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1984年,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第二名; 1985年,获得全国锦标赛第五名; 1986年,参加全国锦标赛,击败朱建华。 ,以2.20米的成绩获得第二名。滕艳乐目前在中国海洋大学从事跳高训练。
矢志不渝,每一枝叶都与爱有关
袁耀坤带领的青岛十八中跳高队在第三届、第四届全运会青少年比赛中夺得奖牌,并打破了全国纪录。省运会上,他的队员几乎包揽了男女青年组的前两名。尤其是男子组的滕彦乐、贾应庆、郑奇、王彦明、王鹤民在省赛中占据绝对优势,以第一次起飞的高度包揽了全部榜首。获得前三名;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所有男生均获得名次。跳高前六名;贾迎清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运会上获得奖牌并进入前六名,并在全国锦标赛上获得奖牌;第二届全运会上,以2.05米的成绩获得第一、第二届全国大运会两次第一名。
(第四届全运会)
1976年省运会,袁耀坤的学生余瑞环以1.73米的成绩获得男子乙组跳高第一名;顾兆清、苏桂芝也获得女子组冠亚军;谭思明以1.70米的成绩获得省初跳B组第一名。梁红秀1978年参加国内首届中学生田径选拔赛,以1.58米的成绩获得第四名。同年,她参加省田径选拔赛并获得第一名。她参加东北田径全国选拔赛,以1.62米的成绩获得第三名。五; 1979年,参加第二届国际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国内选拔赛,夺得1米62米的成绩,获得总成绩第三名; 1978年华东赛,梁红秀和滕一乐双双进入前三名。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宋丽萍以1.73米的成绩获得第五名。梁红秀、王守华以1.70米的成绩获得省赛前两名; 1979年省运会王守华以1.68米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1980年,郑奇十次打破省男子第二跳高纪录,并将纪录提高了15厘米;苗艳川还于1981年打破了省青少年B组跳高纪录; 198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王燕明以2.16米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云山苍翠,江水汹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元耀昆的学生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在体育、教育部门工作,更多的是在基层工作。杨善德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任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副司长;于毅是青岛市第一个跳两米的运动员,担任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彦明,解放军跳高教练;郑琪,青岛市体校跳高教练;顾兆庆,山东大学田径教师;梁红秀和宋丽萍是青岛大学田径教师。
无悔,激发运动活力
桃李不言,却自创痕迹。充满奉献精神的人生,才是大写的人生,总能给人的心灵带来深深的震撼。袁耀坤病重时,青岛市体育局领导及学生同事滕艳乐、刘同强、王和民、郑奇、于瑞环、朱海林及众多亲友多次到床边探望慰问。 5月12日,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的好友青岛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长戴新革、副会长王雷到医院看望他。他们手牵手地和他聊了近一个小时,谈论着如烟的过去。姚坤深情地表达了自己不愿离开体育事业的心情。
越是平凡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初心。袁耀坤以他的朴素、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奉献于体育的精彩人生。他用一生的无私和努力诠释了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高尚品质,是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人生总是从告别走向明天。我们从袁耀坤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动力,把美好的事情记在心里,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继续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2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