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攻略问答
  • 悉尼医院医护被禁止戴口罩,西方人为何反感口罩?留学生遭遇种族歧视

    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告诉我们,“医院不允许戴口罩……有的医生甚至因戴口罩而受到批评,不得不向患者及其家属道歉。”

    2号

    为什么西方人反对戴口罩?

    前面说过,除了西方人不重视的普遍心态外,他们和我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

    他们非常“不喜欢戴口罩”!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

    是的,不是我懒得带,也不是我买不到。

    但非常反感,

    就算有口罩我也不想戴!

    前两天,我好心询问了另一位怀孕的澳大利亚同事。我说,你需要口罩吗?我家里还有一些。她笑着告诉我,孕妇免疫力比较强,根本不需要口罩。

    戴着口罩的留学生如果遇到一些激进的种族主义者,可能会被骂、推搡,严重的甚至会被殴打。

    就连外国朋友也会说一句友善的话:摘下口罩,享受新鲜空气。你还年轻,会没事的。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除了民间的反对,官员们也反对在一些公共正式场合戴口罩。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不仅意大利议员因戴口罩进入议会而遭到嘲笑,在瑞士,一名女议员因戴口罩出席瑞士联邦会议而被驱逐出议会大厅,罪名是“扰乱议会秩序”。

    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其他西方国家卫生部也公开发表声明称:“普通人戴口罩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戴口罩就代表你生病了”。

    这种观念可以说是深入西方社会的心中。

    我们亚洲人认为,戴口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安慰他人;而西方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戴口罩会让别人感到焦虑。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防止恐慌

    我所在的妈妈群里的一个朋友分享了这个例子:

    当澳大利亚首次出现第一例病例时,她要求女儿上学时戴上口罩。没想到,老师特意在学校门口拦住了家长和学生。他先是表达了担忧,然后严肃地说:

    “记住,我们在学校说过,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遮住脸,即使是穆斯林学生也不会这样做。”然后他转向母亲说:

    “你知道吗,澳洲卫生部门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不要戴口罩?如果这样做,其他学生和家长会怎么想?会引起大家恐慌!”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德国第一起与COVID-19相关的诉讼是由口罩引起的!

    德国机场一名员工将老板告上法庭,因为老板不允许他们上班戴口罩和手套!即使他们在客流量大、环境封闭的机场工作。

    老板担心戴口罩会造成紧张和恐慌,吓到顾客,进而威胁员工:如果有人再戴口罩,就收拾东西回家吧!

    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文化差异

    尽管西方人对口罩如此抵触,但最初的外科口罩是德国医生在1896年发明的,后来又被英国和法国医生改进。

    现在人们使用的防疫口罩诞生于中国。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1910年中国东北遭遇鼠疫时,负责防控和治疗的中国医生吴连德将推荐的外科口罩改造成防护用品,并要求所有涉事医务人员开始佩戴。

    日本和欧洲参与防疫的医生最初持怀疑态度。法国著名医生去世后,抗疫口罩立即被采用,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

    (东北瘟疫的历史很有趣,推荐大家读一下)

    此后近一百年,“吴氏面具”开始在中国流行。

    民国时期,国人遭受疟疾、天花、霍乱、伤寒等流行病,都靠的是戴口罩这种成本低廉、最简单的防护方式。

    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戴口罩是一百多年前就形成的卫生习惯。即使在现代,佩戴口罩也能给人们带来清洁、卫生、贴心的保护。

    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

    我们的邻国日本对于戴口罩也有不同的感受。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25万至48万日本人死亡,这在日本催生了浓厚的自我保护文化。再加上日本人内向的性格,口罩可以适当地营造出一种疏离感,也就是日本人所说的“礼貌”。所以如果他们感觉有点不舒服,他们就会戴上口罩出去。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由此产生的“面具文化”也是亚洲独有的现象。比如日本就有著名的“面具少女”。中日韩明星的街拍、机场照也少不了戴口罩。

    欧美明星遮脸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绝对没有人选择戴口罩。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但西方人在疫情期间也被教导要戴口罩,为什么这个习惯逐渐消失了呢?

    例如,美国流感流行期间,街道上竖起了标语,上面写着“随地吐痰等于死亡”。政府还联合一些部门印制了“戴口罩可以预防99%流感”的科普知识。但随着疫情的结束,这些习惯也随之消失。

    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撰文,这与西方几十年来高度重视医疗、没有经历大规模瘟疫有关。因此,从政府到民间普遍形成了一种“健康信心”。

    尤其是随着穆斯林人群大量涌入欧美,戴口罩涉及到一些政治因素。政府担心极端宗教问题,因为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有“蒙面禁令”。

    此类禁令的主要内容是公共场所不得使用任何材料遮盖面部。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疫情发生后,一名中国留学生因佩戴口罩乘坐巴黎地铁7号线,被警方罚款150欧元。这也让不少海外华人对“能不能戴口罩”的问题感到非常困扰。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对戴口罩有种种禁忌。也许戴口罩比在公共场合裸奔更需要勇气。

    当然,除了文化差异之外,还有很多现实因素。比如,口罩的储存量有限,不能供所有人使用(美国有3亿多人口,库存口罩只有4500万只)。欧洲很多国家口罩依赖进口,而中国不生产它们。如果他们不说话,就只能干瞪眼。

    而西方人习惯了“自由”,政府的能力完全不足以动员全民去做一件事。

    中央政府、州政府(地区)、基层政府是相对独立甚至对立的。不可能像中国那样中央发号施令,各级政府部门、下至老百姓都会认真执行。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全国动员只能尽力减少群众的恐慌。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3号

    西方人为何囤积卫生纸?

    说起囤卫生纸的习惯,今天爸爸的看法着实让我惊讶了!

    我说,咱们去囤点吧。我主要是怕被这些外国人收买。今天外国人告诉我,食物的替代品有很多。如果没有面条,就吃米饭。如果没有肉,就吃蔬菜。唯一无法替代的就是卫生纸。

    我爸不屑地指着床头那堆报纸说,谁说没有办法的?报纸可以去厕所。

    我无奈地看着那几十张褪色的报纸,问,万一用完了怎么办?

    爸爸根本不管不顾,指着后院说,我们可以用树叶,也可以去山上捡树枝!你不知道,小时候在树林里跑步的时候,我们的口袋里还会带纸巾吗?当然,我们就地取材!树枝、草丛、甚至石头……

    澳洲超市早上一开门,卫生纸货架几秒钟就被抢空了。

    于是随着疫情在更多国家蔓延,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笑的现象: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在采购生活用品的同时,开始囤积大量卫生纸。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

    因香港流传一则不实消息:卫生纸依赖内地进口。现在内地封城,香港卫生纸很快就会供不应求,很快就没有储备了。

    于是香港人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抢购卫生纸的热潮。随后,类似的消息也在日本传开。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3月4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当地民众争相抢厕纸。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当地超市卫生纸告罄的照片。当地报纸《北领地新闻》特意多印了八页空白页,以方便读者在厕纸短缺时使用。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当然,抢卫生纸打架的新闻也时常成为澳大利亚的头条新闻。我并不是说国内的叔叔阿姨们没有像抢奶粉那么疯狂。

    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

    生活方式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囤积卫生纸的趋势,与西方人的卫生习惯有关。

    例如,在我们中国人的家里,无论是浴室还是厨房,我们总是准备抹布。用抹布擦手,用抹布擦桌子。西方人更喜欢使用一次性厨房纸或卫生纸。

    据Statista 2018年统计,美国人每年需要消耗141卷卫生纸,这意味着他们每2-3天就消耗一卷,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卫生纸消耗量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的 4 个国家是德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中国,每人每年消耗49卷卫生纸,约合每周一卷,远低于此次出现抢购的发达国家。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卫生纸体积大,缺货就会很明显。

    虽然卫生纸经常被放置在超市的最后一排货架上,但与其他产品相比,卫生纸密度低、体积大。一个架子上最多只能放几十件。如果缺货的话,就会非常明显。

    一旦出现刺激人们密集购买的信号,就很容易被抢购一空,造成“恐慌——恐慌购买——加剧恐慌”的连锁反应。因此,与食物、饮用水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相比,卫生纸是更容易引发恐慌性囤积的物品。

    当然,囤积其他商品也可能发生。此类囤积商品往往需求弹性较低,替代品很少,而且价格也不太贵。每个人都买得起它们,当然它们也很容易储存。

    因此,无论是曾经被中国人抢购一空的盐,还是现在卖空的卫生纸,都符合这个特点。

    ⬆ 这是澳大利亚抖音上热门的搞笑视频。现在买卫生纸,不管是单层、双层还是三层,就像卖赃物一样。哈哈哈。

    4号

    西方人未来会做什么?

    面对这次疫情,我们中国人的经验确实比想象中丰富得多。

    现在面对严峻的现实,意大利也开始封城、封边境,警车也开始在街头喊话,澄清禁令、普及知识。

    例如,在意大利,除了派出士兵在街道和检查站巡逻外,无故随意越境的人还将面临三个月的监禁。对于习惯了自由散漫的意大利人来说,政府也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

    而欧洲专家也开始转向中国,向钟南山院士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为下一次疫情做好准备。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

    在我现在居住的澳大利亚,政府发现情况不对,今天立即发布了对意大利的旅行禁令。禁止非澳大利亚国民或有意大利旅行史的永久居民入境。意大利也成为第一个实施旅行禁令的西方国家!

    生活常识算不算政治_政治生活常用知识点_算常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

    随着疫情日益严重,中国的防疫经验持续影响着西方人对疫情防控的看法。例如,我周围的澳大利亚人不再对戴口罩的中国人投以敌意的目光。相反,周围的中国朋友提醒他们要提高警惕,如有不适立即就医,外出时自动佩戴口罩。

    最后,我想用日本文学大师《我是一只猫》中的一段话来结束:

    镜子是沾沾自喜的酿造机,也是自吹自擂的消毒机。

    如果你带着浮华和虚荣的想法看着镜子,没有什么工具比镜子更能煽动愚蠢了。没有什么比承认自己的愚蠢更高尚的了。

    在自知之明面前,一切自命不凡的人都会低头屈服。承认自己丑陋可能是认识到自己灵魂卑鄙的垫脚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70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